中医治疗膜性肾病1例

标签:
健康尿蛋白肾病饮食膜性 |
分类: 肾病 |
中医治疗膜性肾病1例
【关键词】:中医
膜性肾病
患者男性,46岁,已婚,汉族,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主因双下肢水肿4个月,于2014年05月12日18时00分第一次入我院。患者缘于4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轻暮重,休息后缓解,伴尿中泡沫增多。就诊于新乡市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查尿常规:尿蛋白3+、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3.71g,血浆总蛋白53.4g/L,血浆白蛋白29.1g/L,总胆固醇7.67mmol/L、甘油三酯2.0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12 mmol/L。肾穿刺示:符合I期膜性肾病。抗核抗体系列均阴性,血清HBV抗原阴性。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I期)”。给予“醋酸泼尼松片60mg 1/日 口服
7周后开始减量、每20天减5mg,缬沙坦胶囊80mg1/日,维D钙咀嚼片1片2/日、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
3/日、黄葵胶囊2.5g
3/日”等药物治疗2个月。期间双下肢水肿间断出现,2个月前复查尿常规:蛋白3+,潜血-。于当地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具体方剂不详),10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当地复查尿常规:蛋白3+,潜血-,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我院查尿常规:蛋白质3+、潜血+-。肝功能:总蛋白40.6g/L、白蛋白22.0g/L。血脂:总胆固醇9.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3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5mmol/L、脂蛋白a 722m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6.42g, 给予中药汤剂口服、中药双肾区外敷2/日、中药足浴1/日、中药熏蒸疗法1/日及西医对症治疗25天,病情好转,安排出院。出院复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肝功能:总蛋白47.7g/L/、白蛋白28.8g/L,血脂:甘油三酯2.10mmol/L、总胆固醇6.38mmol/L,脂蛋白a
总结: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一个常见病因,该病有几个特点:1、极易合并血栓栓塞如脑血栓、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等,血栓发生率约占40%左右。2、只有治疗得当,肾功能进展较为缓慢,只要积极合理治疗,大部分不会发展至肾衰竭,这是膜性肾病患者积极治疗的根本原因。3、药物敏感性差,目前循证医学证明,膜性肾病单纯激素治疗无效,普通的西医治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现在,我院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上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法,通过“四个一”中医特色保护肾功能、预防血栓形成、调节免疫、修复肾脏固有细胞,西医控制肾脏内免疫炎症,已经取得可喜疗效,该患者目前出院1年余,随访尿蛋白一直阴性,值得广大肾病患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