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藏在郴城的十个古井,个个大有来头,你知道哪几个?

(2016-05-27 09:10:31)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53f5fd93aa3e01ed68e55b72f8523bc.jpg

古井,她伴随我们走过了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们逐水而居。在郴州离河岸稍远的地方,人们就靠自流井或吊井取水生活。至今在郴州老城区的大街小巷还保留不少古井,许多井里千百年来,仍然清泉长流。


犀牛井

位于裕后街涌泉门,为长条石方井。井中有一青苔石斜卧,酷似犀牛。井边还立有两块碑刻。其中一块刻有“永禁洗衣”。过去人们一直把她作饮用水源来保护。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8474519bd74e39afb6afddf9c3d4e7e4.jpg

名称来源

相传在远古时候,神农给郴州带来了九条犀牛,使郴州这个地方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可是,好景不长,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条造孽的恶龙,把瘟疫带到了郴州。为了战胜恶龙,九头犀牛与它搏斗了九天九晚。最后,恶龙被打败了,八头犀牛将恶龙驱出郴州,一直追到东海去了。还有一头犀牛,由于在搏斗中跌伤了脚,落在涌泉这眼井里,变成了横卧井底的巨石,从此,这眼井就唤作“犀牛井”。 落在井中的这头神犀牛,虽然化成了石头,但灵性未泯。它见恶龙带来的瘟疫在郴州肆虐,害得民不聊生,一片荒凉,便从口中喷出一股清凉甘美的泉水,为百姓造福。人们患了疾病,饮上一口井水,便可痊愈。因此,人们又称犀牛井为“愈泉”。

神话传说


龙骨井

现古井遗址尚存,为一圆形吊井。屈居于新建的龙骨井农贸市场的一间门面里,原来井台比现在要高。龙骨井社区等地名就来源于此井。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271980e81e4a3bad3ce1b4c4b4ff4e0a.jpg

名称来源

相传很久以前,南海龙王敖钦,仅生一女,名敖花,美丽善良,年芳二八时,不幸母亲病亡。龙王娶鲤鱼精做后房,后母对敖花百般虐待,敖花只得远逃他乡,流落到郴州被一老妪收留。老妪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于是牵线搭桥,与忠厚老实的青年农夫李果结为伴侣。此后不久,老龙王也因思念女儿化骨西去。老龙王临终前交代手下乌虾精,要他一定找到女儿敖花,取回其龙骨,可保女儿一生平安。忠实的乌虾精不忘龙王嘱托,日夜兼程九千里,历经万苦千辛,终于在郴找到敖花。女儿闻父噩耗,悲伤欲绝,痛哭了三天三夜。后随乌虾精到南海取回其父龙骨,放在家中神龛上供奉。有一年夏天, 天遇大旱,田土干枯,农作物几乎干死,百姓以及地方官四处求雨不下,农夫们急如热锅蚂蚁。一天夜里,敖花在梦中得一长须持杖老者传话:说其父要她第二天吉日,把龙骨埋地下,就会下雨。敖花醒来依梦中所说,第二天在选好的自家一块菜地里,把父亲的龙骨埋下。当晚三更郴州各地就电闪雷鸣,普降甘霖,挽救了全郴百姓,菜地左侧还涌出一股清泉。敖花李果就在泉眼处挖成一口井,供乡民们使用。为不忘龙王之恩,郴民便将此井叫“龙骨井”。

神话传说


剑泉

原井在现在的市人民医院前五通桥下河中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原为一条石砌围的方井,有护泉亭。高于河面。雨季河水浊,而泉水清。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da587c50a88acb220307dccae41f199.jpg

2006年,由于城市防洪以及燕泉河的改造的需要,迫不得已把位于伍通桥河中心的剑泉挪动了位置。于是,变成现在的样子。


橘井

位于今郴州市一中校园内。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cb0cc81b77516991693b2983a3a4aa2.jpg

名称来源

据晋《神仙传》,西汉文帝时,有一个湖南郴州人苏耽,笃好神仙养生之术,人们称他为“苏仙”,在他得道成仙之际,他对他的母亲说:“明年天下会发生一场大的瘟疫,咱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树能够治疗。如果有患病的人,给他一升井水,一片橘叶,煎汤饮服,立可痊愈。”后来的情况果然如苏耽所言,天下瘟疫大行,求井水橘叶者,远至千里;饮井水橘叶者,也即刻痊愈。此为中医两大典故之一的“橘井泉香”。

神话传说


龙泉

位于今龙泉路与骆仙东路交汇处,古为郴阳八景之一——“龙泉烟雾”。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a47910b4658b32abab6423ac3eebf3a.jpg

名称来源

泉水冬暖夏凉,水面常年雾气迷漫,故名“龙泉烟雾”。民间传说此泉直通东海龙宫,下有潜龙,每当夜深人静、皓月当空,有龙化为彩船在塘中来回游弋。船上灯火辉煌,五彩缤纷,丝弦声声,仙乐飘缈。金龙船出现的次数越多,塘里的鱼也越多,来年也就会风调雨顺。这塘里的鱼,不仅味道鲜美,据说还可以有很好的保健养颜的功效。

神话传说


燕泉

位于燕泉路口西南。燕泉路,燕泉街道办事处,燕泉河等地名均来源于此。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26a0e361152e3c05e0e054f009842a00.jpg

名称来源

宋代《舆地记胜》载:以此泉泡五盖山云雾茶,芳香扑鼻,可见杯中茶雾呈双燕飞翔状,叶片竖立,食之香泌心脾,有参汤之效,故名“燕泉”。

神话传说


海棠井

位于南街黄金桥附近,为一个石条四方露天井,保护较好。此井由明代陈海棠筹建,故名海棠井。明末时与秀水井、御泉井、燕泉井并称郴州四大井。如今系郴州第一大井。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f26d2dd5071acdc2bc1e834a2800fc03.jpg


罗家井

位于今御泉大酒店旁。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a3fdb513a3130c6f363103fbc1118fd5.jpg

名称来源

据说是得名于早期罗姓居民聚集于此,原来的井跟传统形式上井的形式一样,为条石方井,有头井,二井,三井。源头在头井,为饮用水井,二井为洗菜井,三井为洗衣井。五六十年代井水清澈见底,源源不断,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神话传说


朱家坪井

位于九完小西侧朱家巷。保护得比较好,周围是老旧居民住宅,附近居民常到井里取水饮用,水质很好,冬暖夏凉。冬春时节,井里烟气飘散,神秘莫测,闹市区难得有这样的景观。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912f1971399b1370f49e2ad5430ede0.jpg

名称来源

很久以前,有一位李姓将军跟敌军作战,兵败追杀落难于此,朱姓先祖收留了将军,并给予资助。几年后,李将军重整旗鼓,与敌军遭遇于五岭大山中的峡谷内,战争十分惨烈,正当两军打得难分难解之时,似有神助,突然一阵狂风袭来,把敌军将旗折断,顿时敌方军心大乱,李将军趁势杀入敌阵,大败敌军,得胜回朝。皇帝龙颜大悦,封李将军为上将军,统帅江南兵马。李将军不忘当年恩情,专程来到郴州,找到朱姓先祖,教其射箭,说只要你能射多远,箭内的地都归你所有。于是朱姓先祖拿起将军递过来的弓箭,取箭拉弓射出一箭。将军说,这方圆一箭之遥的土地就划归你所有吧,拥有这片土地可保子孙百年基业。并告诉朱姓先祖说落箭的地方有股泉水,说完就走了。朱姓先祖谢别将军,叫来儿子,在箭落之处,挖地三尺,果然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有赖于这块土地和泉水,朱姓子孙世代繁衍于此,后来这块地方就叫朱家坪,井就叫朱家坪井。

神话传说


张家井

这是位于干城街的张家井,旧骡马古道时期的盐米码头就到傍边。现水质尚好,供应附近一千多居民的生活用水。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1cf6a41263952d965adad7f0b4e0e20.jpg

此外在郴州城区,特别是老城区还有不少有名字以及无名字的古井。这些古井大多四季不枯,水质清澈,附近居民常到井里取水,井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们当中大多都被居民们保护得比较完好,成为现代都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97bef61a70d4a38a457faba52cc24b5.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97bef61a70d4a38a457faba52cc24b5.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97bef61a70d4a38a457faba52cc24b5.jpg

你印象中还有那些古井

快来告诉同城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