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w690/0028YTftty6XunHg3qyca&690
教师技能大赛观课有感
近日,应教育办的委托担任了本届教师技能大赛的评委,十几节课听下来,感触很多,本届大赛是同课异构的形式,提前三天给课题,借班上课。而且学生来自不同班级。选手随机抽取上课班级,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力求让选手们发挥更大的潜力。张主任以他一贯的严谨和智慧将比赛程序设计的天衣无缝。面对这样一个高标准的平台,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感受之一:后生可畏。本届大赛的显著特点是青年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中年教师组只有三位,其余全是年轻教师。这些新生力量个个准备充分,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大家教态大方得体,自然得体。尽管他们课后告诉我自己非常紧张,毕竟不容易被识破!经历了应聘的历练,他们的临场经验还是足够的。看来严格的入职制度是非常有效的!不仅如此,其中几位年轻漂亮的老师的课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借用张主任的一句话:“每节课都有亮点!”联想自己初上讲台哆嗦着板书的情景,不禁有些汗颜!当让更多的还是欣慰!
感受之二:解读到位。张主任这次选的内容是《五彩池》。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选读课文,文章主要是写四川松潘旅游胜地藏龙山上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文章开头一段关于瑶池的神奇传说的描写值得我们用心赏析。
1.明写藏龙山五彩池,却从小时候听奶奶讲瑶池的神奇传说落笔,这就给“写真”先蒙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以唤起读者对“五彩池”神往的思想感情,昭示读者“五彩池”一定是个美不胜收的旅游佳境。
2.瑶池的神奇传说流传久远,流传很广。这种先幻后真的写法为“五彩池”平添了几分神奇、几分美丽、几分神韵。可以说,假如没有大自然的造化,没有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美景,就不会有昆仑山上瑶池的神奇传说;而没有西方瑶池的美丽传说,藏龙山上的“五彩池”也会失去她的几分神奇、几分瑰丽。
3.这种写法的好处还在于:这种“只能想见”一旦变成了眼前的“享见”,便带来了从“令人神往”到“令人神旺”的飞跃,面对不是瑶池胜似瑶池的“五彩池”就会有一种登临仙境的感觉而赞不绝口:“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天上人间还是人间好,”从而突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大部分参赛选手都能准确的找到文本的重难点,并且用恰当的方式完成教学。其中也不乏精彩之处。展示了大家扎实的基本功。
感受之三:准备充分。赛前就听到一部分“怨言”。大部分老师还是不欢迎比赛的,我想大都是惧怕来自比赛的压力。甚至许多学校就差抽签决定选手了,是我有些夸张了!从接到课题起,我欣喜地看到,听到选手们的积极准备。或是查阅资料,或是寻师问友。也看到了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的焦虑不安。大家无一例外的一次次修改教学设计,一次次完善教学课件,大家还是更希望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的!
五彩池很美,老师们的课件更美。舒缓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科学的演示……精美的课件呈现给评委和学生们美好的享受。再加上大家动听的声音、科学的设计,每一节课都透出选手们背后的努力。想必这样的活动多了,大家会进步的更快!
感受之四: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家明白教什么,忧的是有的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尤其是年轻教师大都极力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没有顺学而导,因生施教,因情施教,错失了不少的教学良机,实在可惜!喜的是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淡定从容;忧的是缺少情感,互动不足;喜的是年轻教师活泼灵动、讨人喜欢;忧的是画蛇添足,用情不当。
总之,听有些老师的课简直就像一次历险,让你手心出汗,心跳加快,或是着急,或是紧张,是我太感同身受了!无论怎样,我深深明白每一位老师的劳动值得尊重,每一位老师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不过作为评委过于挑剔了!希望接下来的大家有更精彩的表现!
http://s9/mw690/0028YTftty6XunKvauQa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