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加拿大华人学法语漫谈 1,2,3

(2012-11-16 05:27:25)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学习教育
法语的重要性
文:凡凡 (Caroline Xu)

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继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之后,使用者人数最多的罗曼语言之一。法语在11世纪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目前流行于法国和50多个国家,全世界有7700万人把它作为母语,以及其他1.28亿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法语是很多地区或组织的官方语言(例如联合国、欧盟)。加拿大的老祖宗是法裔和英裔,尽管英裔人口势力众多,但Francophone们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魁北克几次闹独立,差点让地大物博的加拿大领土缩小,国力减免。法语族裔的气势也得罪不起, 1969年7月7日始,法语和英语一样,成为加拿大的正式官方语言,也就是从这个年代起,多元文化政策开始在加拿大全面实施。

加拿大联邦政府曾提出系列议案,强调语言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重要性。联邦国库局长甚至提出一项新的双语政策,预测以后加拿大三分之一的政府职位将由能够使用流利英、法语人士担任。公务员的英法语流利程度,直接成为其受雇或升职的主要标准。这一提案引起争议,令许多华人家长担心,第二语言选择中文的华裔移民子弟将来会否在职场上处于劣势。

其实,华人移民家长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子女学习法语的问题。其实,在BC省绝对的英语环境下,子女的外语学习除了一脉相承的中文外,法语应该是最佳选择。抛开加拿大官方语言的特殊环境和条件,法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十分显著,是除了英语外最多人选择的外语,精通英语无疑是全球语言通行证,但法语在世界上的运用也不可忽视。讲法语的国家比较多,欧洲有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北非的大部分国家以及西非都讲法语,全世界有7千多万人把它作为母语,一亿多人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所以,可以这样说,法语,几乎也是全球语言通行证。

在加拿大有一个唯一的双语省份,New brunswick,全省所有的出面亮相文字(交通示意、商店牌照等)必须双语,有点类似联邦政府公告文件的味道。而魁北克省则以法语为官方语言,居住着全加大约85%的法语人士。其余较多省份讲法语的就是安省了,Manitoba(曼尼托巴)省南部也有部分讲法语人士。

在加拿大,尽管公立学校开展的法语教学成绩不显(作者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进行阐述),但联邦政府对法语教学的重视却是功不可抹。为政府工作的人士如果通晓法语,将比只通晓英语的人士额外得到800加元的bonus,而且升迁的机会明显大于只掌握一门英语的人士。在加拿大长大的华人子女除了这个“Visible minority”特征外,如果即会中文,又会法文,其在加拿大社会的前程发展就不可估量。即使不做政府工,华人子女如果掌握了加拿大的两门官方语言,那么在就业市场的前景上来说也是非常乐观的,这是从加拿大社会的实用性考虑。从另一个文化涵养修养上来说,法语文化始终和时尚、艺术、修养紧密相连,学习法语是一个融合、了解欧洲文化的最佳途径,学习法语的过程也是学习西方高尚文化的过程,能令孩子的气质、谈吐、修养、仪表得以提升,文化眼界得以开阔,真正进入西方人文思想的精髓。所以,在社交场合,开口讲几句法语,会被人认为此人来自良好家庭教育背景。

华人移民家庭鼓励其子女学习法语,是一个颇有前瞻性眼光的行动。加拿大的华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用“拳拳之心,无以言表”八个字概括,俗称10个华人孩子8个学习钢琴就可见一般。如果10个华人孩子8个学习法语(非公立、私立学校的法语学习),真正做到会读、写、听法文,那么未来的加拿大社会对华人的观念也会有所改变,它将令加拿大整个主流社会对于华人的教育观念感到震动、挑战。(续)

谈谈加拿大的法语教学(二)

作者:凡凡

加拿大实施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法语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每个中国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除了扎实的英语功底之外,如果又掌握法语,那么对其子女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事业发展上来说都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加拿大目前的教学体系是公立学校从5年纪开始开设法语课程,一直要学到中学的12年级;另外,每个学区,还设有French immersion学校,分为early immersion,从Kindergarten 招生,late immersion 从6年级开始。 本作者的系列文章就是着重探讨中国人(包括孩子和成人)在加拿大学习法语的特殊性及加拿大的法语教学体系的利弊优劣性。

语言的教学当然是越早越好,所以许多中国家长来到加拿大后,在BC省,就考虑把自己的孩子直接送到early immersion,认为这样就真正做到了英文、法文双管齐下,两不耽误。但有一点恰恰是被许多中国家长疏忽的是:孩子无论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还是5、6岁来到加拿大的,其家庭环境中的第一语言是中文,英文并未掌握。而早期的法文沉浸式教育只局限在课堂和老师的交流上,下了课,同学间照样是用英语交流,还是英语的天下。也许,这样的情况对于家庭语言是英语的孩子不成问题,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和父母、亲戚、朋友的接触交流在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中把握着英语,但对于母语非英语的中国孩子来说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他们几乎接触不到英语,尤其是英语词汇的积累上。所以,中国孩子入了early immersion后,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英语是一塌糊涂,两三年后,担心越来越大,只好退学了之,重新就读普通公立学校。

其实,French immersion的学习体系是“递减式”进行,所谓递减式,就是法语学习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慢慢降低,到12年级时英语恢复到100%课程时间比例,问题也就出在这儿,英文、法文是否都同时掌握了呢?

我个人认为,中国孩子在BC省不适合入early French immersion学校,否则,英文、法语两种语言都处在“摇晃”阶段,哪门语言都不具备牢固运用、掌握甚至精通的程度。为什么这么说?BC省是英语环境,但没有法语环境。中国小孩子的语言环境和家庭语言环境又密不可分,不可能在一种无形的、自然的家庭文化环境中某求英语的提高,这势必是学校的强势教育才能弥补。但小孩入了French immersion,在课堂上几乎接触不到任何英语文化的教育,而在一种狭小的法语环境里受教育,外面的大环境又使其得不到课堂实践的机会,本来有助于保持其英文的大环境却成了其最大的障碍,两种不平衡的、非来源于家庭的陌生文化冲撞下,孩子的语言学习显得非常混沌、迷茫,甚至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英语法语两种语言同时掌握,是每个中国家长的美好愿望,本来,French immersion的设置让人们有了选择的机会,但中国移民孩子的特殊母语环境却另这个计划的效果适得其反,政府的语言研究部门当然不会专门为家庭第一语言非英语的的孩子做专门的跟踪研究,所以,中国移民家长在选择自己的孩子入early immersion时要非常谨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下面,谈谈French late immersion教育。小学6年级时,孩子的英语程度也是因人而异。所以,French immersion program每次做讲解会时,再三强调,这个program针对的是英文基础非常好的学生,这时,强调的是英文基础,并没有分家庭语言是英语的还是非英语的。换言之,即使父母都是讲英语的,其孩子如果语文成绩并不理想,也不适于读late immersion program。

据French immersion program人士的研究统计,就读于这个课程的学生的各科平均成绩都往往要高于普通公立学校的学生。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那些就读于immersion的学生往往是英文出类拔萃的学生,差一点的,也就不再挑战其重新读一门语言的压力了。所以,至少是英文的“精英分子”组成的学生,比大部分一起比较的学生各门成绩优异一些也就不足为怪了。归根结底,如果你的孩子的语言能力非常强,英文非常出色,你可以考虑他就读late immersion,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BC省的法文教学师资奇缺,法文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口语发音的正规性不要和英语去比(对于加拿大学校来说,一般英语口音较重的人士不担任学校老师之职,其它职位就无甚限制),但加拿大对于法语老师的要求就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无甚要求。所以,在BC省的学校里听到的法语发音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魁北克法语也得区分不同的城市,担当法语教学的老师也就象中国的中学英语老师一样,良莠不齐。(续)
 
作者:凡凡

不客气一点说,加拿大(魁北克地区除外)公立学校的法语教学相当薄弱,如果非要跟中国的普及型英语教学体系比较,那中国的英文教学成果是可以令人刮目相看的佼佼者。无论多少人抨击中国的英文教学为“哑巴英语”还是“做题英语”、“考试英语”,至少,对于学生之英语的读、写和语法基本功上绝对是不马虎的,至于“听力”,因为缺乏语言的环境和语言实践的特殊要求,其弱点也很明显。但纵观加拿大的法文教学,中国移民家长可以自己去得出最直接的结论:孩子在学校里正儿八经也学了5、6年的法语,到头来除了会说那几个“Bonjour、Merci、Au revoir”等(你好!谢谢!再见!)之外,几乎还是一门根本无法阅读、书写的语言,更别说开口说了。这个情况其实应该引起加拿大教育部门的重视,法文教学资源的浪费性和收效的微弱性是值得加拿大公立教学体系研究者得以警惕、重视的,但目前的法语教学处境似乎和医疗体制一样已经固成陋习,法文教学圈内的人士谁都知道这一现象,但谁都好像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也只好听之任之,由他去了。

我观察了BC省一些公立学校的法语课程教育,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有点类似“自由跑马型”,就是说不从系统的语言学习开始,而是结合年级的不同,直接给出了topic,要求他们用法文去做一个“social study”,此刻的学生,却连法语最基本的动词变位都不得要领。举个简单的例子:“go ”这个常用动词,在法语中的动词原型是Aller,根据各个人称、单复数搭配时变得面目全非,而学生连一个最基本的动词都不知道如何用,何谈洋洋洒洒写论文。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在加拿大,尤其在BC省,学法语,就是学一门二外,它并不会因为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具备了语言环境或者说无需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学好了,法语语法比较复杂,入门比英语难,妄想不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毫无方法论的学习,一定是收效甚微,但这儿的法文教学体系还沉浸在乌托邦理想中,学5、6年法语不系统学语法,也不学最基本的让人开口讲话的动词变位,不学时态,初学者做的法文功课是一堆堆死记硬背的单词。我的女儿经常带法文功课回家,都由我帮其做了了事,因为,即使,她靠查字典及电脑里的英法文自动翻译字典,在我看来也是在做无用功,根本不是以基础外语的学习方式来学法语。

当然,省试的法文试题难度并不是很大,它们不外乎是几道选择题和问答题及一小段作文,但对于这些学了5、6年尚不知法语为何物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法语省试的答题还可以用英语,这在中国人看来实在不可思议,考外语而无需用此门语言答题,闻所未闻,可见这个法文教学的要求之低,但也恰恰是从这个法语省试考试的低要求中让人无可奈何地了解到加拿大公立学校(BC省)之法文教学的失败。其实,许多家长都清楚这个法语学习的重要性,有些中国家长之所以让其孩子上immersion program,目的不在于其孩子的省试,而是希望其子女真正掌握法语,可以在加拿大社会中运用,这样对其将来一生的事业发展,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国际上,都相当重要,学好法语是终身受用。但目前BC省法语教学的尴尬局面却让许多中国家长不知如何面对,所以对学校法语教学的不满声音越来越强烈,家长只好找寻其他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