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有感

(2014-04-28 13:12:02)

游戏活动是幼儿基于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可分为幼儿自发和教师组织两种。文章对自主性游戏进行了概念的界定:“自主性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幼儿;在与材料和伙伴的互相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可以看出,尽管是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教师依然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引导者,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作为支持者,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机会。

关于幼儿自主性游戏进行中教师的介入问题,文章引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告诉我们,教师对游戏中的幼儿并不是让其放任自流,而是通过观察了解幼儿,通过环境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来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自主性幼儿应是幼儿自发生成的,因此如何适当得介入游戏,对于介入时机和介入方法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游戏难以得到延伸或扩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由于自身经验不足等原因,难免会遇到困难,如游戏停滞不前。在文章中,作者例举了小吃店生意冷清的问题,教师主要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和游戏后幼儿的讨论活动来帮忙解决的。教师没有强硬干预,告诉孩子可以怎么玩、该怎么玩,而是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游戏存在不安全隐患。因为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游戏中难免会存在危险、不安全、矛盾或攻击性行为等问题,这时候需要教师适当介入来化解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常见的游戏材料的操作上,使用搭建方法上出现的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及时提醒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让思考如何解决的方法。

三、游戏反映消极内容。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飞快和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尤其是电视网络的普及,幼儿每日接受到的信息多且杂,由于年龄小,他们还无法辨别区分信息中的好坏,因此在游戏中有时能反映出消极的信息内容,如消极词汇、消极话题、负面行为等,需要教师使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正面的引导。

如何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文章主要介绍了显性的语言和环境材料的介入,以及隐性的角色、平行游戏和评价介入方法。随着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进行和发展,教师介入的方法也有了新的倾向,言语、角色等的直接介入方法逐渐转变为更为隐性的支持策略,如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教师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动越来越少,而游戏外的互动却可以不断丰富,如游戏前问题预设的讨论、游戏后游戏经验的分享、游戏存在问题的讨论等等,都可以不断丰富幼儿的自主性游戏的经验和能力。而对于过去常用的角色、平行游戏等介入方法是否还依然需要,我也存在着困惑,希望在自主性游戏不断开展和讨论中有所领悟,更好得来支持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开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长的回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