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录:神秘的价值投资者

(2015-09-29 10:39:44)
标签:

李录

逆向投资

逆向思维

著眼点首先是逆境

价值投资

分类: 段永平、杨宝忠/马喆/林园?..
 重点:
【一些我认为是脑子坏掉的投资理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却遵从。比如他们相信市场完全有效理论,因而相信股价的波动就等同真实的风险,判断你的表现最看重你业绩的波动性如何。我觉得同他们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在我看来,投资股市最大的风险其实并不是价格的上下起伏,而是你的投资未来会不会出现永久性的亏损。单纯的股价下跌不仅不是风险,简直就是机会。不然哪里去找便宜的股票呢?就像如果你最喜欢的餐馆里牛排的价格下跌了一半,你会吃得更香才对。

买进下跌的股票时是卖家难受,作为买家你应该高兴才对。我跟他们解释我的投资原则就是遵循巴菲特和芒格他们的投资哲学。然而这时我才发现,虽然巴菲特和芒格很成功,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实际做法却与巴菲特/芒格的投资理念完全相反。

他们接受的还是一套“波动性就是风险”、“市场总是对的”这样的理论。而这在我看来完全是奇谈怪论。

李录的成功秘诀是:作为价值投资者,著眼点首先是逆境而非顺境。他与投资商索罗斯最大的差别,便是“从来不想从泡沫中赚钱”。

巴菲特的讲话,让他对股票市场产生的深深的思考;  李L想得越多,他越认为他应该做点什么;你需要一个安全边际。再次是看估值。如果估值不妥,马上过;

2006 年哥大商学院演讲要点
    价值投资者的三项特质:
    1,不是靠股票买卖倒手,而是将自己想象成股票所处实业的经营者。
    2,但由于不是掌控整个公司和行业,所以需要一定安全边际。
    3,经营实业的假想身份,会令价值投资者在“市场”独树一帜。


    5%  vs  95%
市场上只有5%的资金进行的是价值投资,与其他95%与众不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确定自己究竟是5%,还是95%。情感上很容易让你去做95%在做的事情,毕竟95%的资金会到处跑,但只有那5%会有非常高的收益。投资路上,你将遇到各种测试,让你清楚知道自己究竟是5%,还是95%。
    如果你是那5%的价值投资者,你不会张扬,会安心做少数派,这与人类的本性相左(unnatural),你的决定应该基于你的逻辑和证据,而不是其他人也这样认为。价值投资者绝大多数时间不是“行业人士”,而是学术型的研究员,或者记者,他们有无穷尽的好奇心,总想弄清来龙去脉。
附:
    举例一:

详细:李路的演讲:如何寻找伟大的企业http://www.ltkdj.com/News/szcc/2015/925/15925678919AJ88GGG9CH95GFG9F.html

 

李录_美国加州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luenlightenment
==============================================
挺神秘,终于看到了他的资料。

多年以后,他仍然忘不了刚到纽约时身无分文、甚至没有换洗衣服,蜷缩在一张免费沙发上辗转反侧的6个月、180多个漫漫长夜。

6年后,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来跟随巴菲特投资,并被巴菲特公开称赞为接班人之一,共同管理伯克希尔·哈撒威。

他是Louis Li,中文名李录。2014年12月18日,他火中取栗,抄底在港股暴跌的比亚迪。

香港联交所12月22日公布的资料显示,美籍华人李录的喜马拉雅资本(Himalaya CapitalInvestors)在18日以均价23.544元增持比亚迪逾329万股,涉资超过7753万元。增持之后,该基金持有比亚迪的6.27%的股份。

这也是李录自2008年8月,时隔6年多后再度增持比亚迪。不仅如此,2008年李录(下图,右一)还推介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使伯克希尔·哈撒威获得高达12亿美元的回报。


“巴菲特接班人”扫货比亚迪,日赚1400万元
比亚迪12月18日股灾,最多一度大跌四成,疑遭斩仓。根据香港中央结算系统(CCASS)的资料,在该股急挫当日,东亚银行(0023)大手减持其65万股,疑是当日引致股价急跌的导火线。而被视为股神巴菲特接班人的李禄旗下基金,则显示在当日增持比亚迪。

根据CCASS,东亚银行在上周四减持比亚迪65万股,若按当日收市价25.05元(港元,下同)计算,涉资逾1600万元。东亚更在上周五再度大手减持比亚迪约665万股,令持股量由上周三的1.2%减至目前的仅0.4%。

12月22日联交所资料显示,风投资金喜马拉雅资本(Himalaya CapitalInvestors)曾在当日以均价23.544元增持比亚迪逾329万股,涉资超过7753万元。该基金由被视为巴菲特接班人李禄持有,增持之后该基金的持股比例达6.27%。

市场有传闻称,巴菲特拟大举减持比亚迪。12月19日,比亚迪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根据港交所股权披露显示,巴菲特旗下子公司仍持有公司2.25亿港股股份。目前没有发现巴菲特未来将减持公司股票的任何迹象。

就在比亚迪澄清传闻之时,巴菲特发出管理备忘录,提醒旗下公司高管“名誉就是一切”,备忘录中称,“我们可以赔钱——甚至很多钱,但是我们不能接受输掉声誉——哪怕是一丝一毫。”

欧多瑞汽车情报机构此前在201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我不会卖出比亚迪股份”。

上周五比亚迪对于市场传闻一一做了回应。比亚迪方面表示,“我们正在澄清关于市场的几个传言,电动大巴的业务发展稳定,销售的势头比去年还要好。比亚迪本身并没有出现任何运营问题。”原因是他相信比亚迪的CEO王传福并看好比亚迪正在经营的产业。

中国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新车的产业政策,也对比亚迪有利。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两部门公告第三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其中,比亚迪唐、比亚迪M3、比亚迪秦均在列。

或许,李录又一次践行了巴菲特的名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他看重的乃是所投资的公司的长期发展。


跟巴菲特学投资
李录( LouisLi)于1966年出生于中国,原为南京大学85级物理系学生,后转读86级经济系。那一年夏天,他率团去北方旅游,好几天没吃饭,后来他离开北方去了美国。

他把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视为“人生大转弯”。他以6年时间完成9年课程,1996年同时获哥大经济学士、商管学硕士和法学博士三个学位,是哥大建校200多年来第一位获此成就的学生。

李录后来回忆说,1993年哥大邀请著名投资家巴菲特演讲,开拓了他的商业投资眼光。

有一天,一位同学告诉他:“你要是想了解在美国怎么能赚钱,商学院有个演讲一定要去听。”那个演讲人的名字有点怪,叫巴菲特(Buffett),很像“自助餐”(Buffet)的意思。李录一听这个名字蛮有趣,就去了。

那时巴菲特还不像今天这么出名,去的人不多,但那次演讲对李录醍醐灌顶。巴菲特让他了解到价值投资的要诀,于是,李录花了相当长时间研究其投资哲学,具前瞻性地投资”具有创业投资特点,并被严重低估的股票”。

李录在哥大毕业后,进入加州洛杉矶一间投资顾问公司工作,起薪是年薪12万元。1998年,重返纽约自立门户,抓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出现的各种投资机遇,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丰厚回报。同时,他在网际网路发展早期,成功投资了几家高科技创业公司。

1998年1月,李录创办喜马拉雅基金管理公司,最初业务为避险(对冲)基金的管理,2000年进一步成立喜马拉雅创业投资基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2002年底又成立喜马拉雅创业投资基金II;2004年成立LL投资合伙人基金,追随巴菲特和芒格的价值投资理念,专注于在公共交易市场上寻找价值投资的机会。

李录逆向投资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就是投资比亚迪。2002年,在比亚迪香港的IPO(首次公开发行)启动不久,他就买入该股,当时比亚迪普遍被低估。随后比亚迪股价一路上升,最高时为李录所掌管的基金带来十几倍的回报,即便在比亚迪股价回落的今天,仍然有数倍回报。


李录是波克夏.哈瑟威副董事长芒格(CharlesMunger)的学生、朋友和合作伙伴,也因这层关系,促成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也获得丰厚回报。

2010年,李录作为股神巴菲特的随行人员前来中国,实地考察了比亚迪。
2011年传出巴菲特属意李录为可能的接班人选,称赞他有诸多特质,比如”他是一个逆向投资者”。然而,李录放弃了做巴菲特接班人的机遇,但继续与巴菲特、芒格等人合作在亚洲投资。

2014年7月,李录在新浪微博开通实名账户“李录_美国加州”。在这个账号中,李录发表了题为《李录谈现代化》的系列文章。文章中称,中国在过去35年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改革之初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还有“一个具有超强执行能力、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的执政党”。


抄底时是卖家难受,作为买家你应该高兴才对!
李录参与翻译《穷查理宝典》一书(话说这本书卖得可不便宜,当当折扣价都要400元)他在此书中文版序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写道:

【一些我认为是脑子坏掉的投资理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却遵从。比如他们相信市场完全有效理论,因而相信股价的波动就等同真实的风险,判断你的表现最看重你业绩的波动性如何。我觉得同他们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在我看来,投资股市最大的风险其实并不是价格的上下起伏,而是你的投资未来会不会出现永久性的亏损。单纯的股价下跌不仅不是风险,简直就是机会。不然哪里去找便宜的股票呢?就像如果你最喜欢的餐馆里牛排的价格下跌了一半,你会吃得更香才对。

买进下跌的股票时是卖家难受,作为买家你应该高兴才对。我跟他们解释我的投资原则就是遵循巴菲特和芒格他们的投资哲学。然而这时我才发现,虽然巴菲特和芒格很成功,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实际做法却与巴菲特/芒格的投资理念完全相反。

他们接受的还是一套“波动性就是风险”、“市场总是对的”这样的理论。而这在我看来完全是奇谈怪论。

李录的成功秘诀是:作为价值投资者,著眼点首先是逆境而非顺境。他与投资商索罗斯最大的差别,便是“从来不想从泡沫中赚钱”。
来源:http://weibo.com/1319525134/CCs4I4Uus?c=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type=repost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