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2017-09-13 22:54:54)
分类: 论文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陈莹

 

摘要:原有的资源建设远远不能满足于新的挑战,必须积极开发和利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及建立小学课程资源电脑数据管理库。

关键词:科学  课程资源  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含义

广义的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科学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科学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来源。

2、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科学课程改革的必然

   小学科学除了包含原来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外,还有涉及有关的态度与价值观,其性质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补充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国情上,城乡、地域水平差异大,为了要有效地实施小学课程的总目标,开发和利用小学课程资源来让不同地区、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自然的价值观。

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资源建设的新挑战

    在以往的课程资源建设中,小学自然资源=教材+生物园,没有对课程资源有深刻的了解,只是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材,教自然就是教自然书里的自然知识。然而现今提出的课程资源建设中,明确地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包含了哪些,教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是用教材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分类

根据科学课程资源的不同依据来进行分类,可分成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

1、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按照功能特点进行划分可以分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是指作用于科学课程,能够成为科学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资源是指作用于科学课程却并不是形成科学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

2、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划分可以分成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又可以分成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在学校中科学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场地资源、设备资源、纸介质资源、教师资源等。在家庭中的科学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科学知识和职业背景、家庭饲养的与种植的动植物、科技藏书等。在社区中的科学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科技工作者、工厂、农场、天元、科技实验基地、高新企业、动植物园、科技场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

3、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按照显影特点进行划分可以分成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前者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相对易于开发利用。而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以影响的课程资源,其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他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影响,因此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4、预成性课程资源和生成性课程资源

按照资源形成进行划分可以分成预成性课程资源和生成性课程资源。预成性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进行教学之前就形成可的课程资源。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及教学的新理解,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创造理解,特别包括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而产生的对课程及教学的师生双边影响等。

 

三、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施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学校资源开发利用、家庭与社区资源资源开发利用、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等。

1、    学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内的课程资源同样包括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下面就分别从学校场地资源、纸介质资源、教师资源等方面进行说明如何开发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

1)学校场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的场地资源包括教室、科学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室、科技室、图书馆、操场、生物园等,以上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地。应该要保证科学实验室的教学环境,让其建设符合标准,兼顾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功能,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教室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在图书室里一般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图书、期刊是科技类的,学校要随时更新这些资源,并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图书馆,让学生能通过自己阅读获取科学知识。

2)纸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虽然现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但是也不能忽略教材的用途,应当重新认识教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材。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了对有关内容增删、扩展,也包括了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收集有关资料,更深程度开发就是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还要用好教师用书,其中包括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参等,课程标准是教师反思的参照标准,通过与课程标准进行反思,教师的水平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3)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也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并且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突破口和生长点,从以上几点开来,教师就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自身素质情况也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防卫、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果的水平。因而要把教师放在资源建设的首位,通过教师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客车功能资源的优化发展,也是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机会。

学校可以支持和组织在科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开发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这不仅使教师得到专业化的发展,学校还能发展自己的科学教育特色。

4)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三方面,学生的提问、学生的错误、学生的好奇心,因此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我们提供资源,前提是要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发现、捕捉和利用。同时学生也会常常出现错误,教师不要忽视也不要打击,不然会错过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及其潜在的教育价值。错误是可以成为正确的先锋,学生可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从而发现真理,教师只有重视这些错误,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修正。学生的好奇心也是一项重要资源,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在思考和动手,因此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兴趣、冬季、知识就在这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刺激和成长。

2  家庭与社区资源开发利用

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教师组织的校外活动中,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外,如何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也是需要注意的。

在家庭中,学校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和家长通过以下方式开发和利用家庭的科学课程资源:第一,鼓励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饲养宠物或种植花草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二,让家长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包括图书和电子图书等,指导家长引导学生关注新的科技资讯信息,并建立自己的小小资源库同时还要提高使用效率;第三,让家长带孩子一起到郊外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科技实践活动。

在社区中,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科学课程资源:第一,聘请有关科技人员或专家担任学校的校外科技辅导员,同时还可以挖掘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为学生提供科技讲座;第二,组织学生的科技活动小组,并利用社区中的资源进行科普宣传和科技实践活动;第三,和社区合作开展并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第四,和社区科研、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共建科技活动活动场所,开展现场的科技教学活动。

3  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的自然食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要开发大自然的资源可以说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大自然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开发大自然的资源首先要建设好学校内的动植物资源(包括生物园等),让学生在一个亲近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接着学校和教师通过组织活动(如春游)让学生到学校外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最后也可以鼓励家长带学生更多、更远的大自然环境中游玩,亲身体验不同大自然资源的魅力。

4  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开发利用

多媒体资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各种投影音像资源,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需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例如实物投影仪、录像、电视、录音等。二是计算机软件资源,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数据库软件、教学评价软件、画画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甚至是一些科学益智游戏,这些都是非常好用的教学手段、资源。要开发多媒体资源,学校首先要保证一定的多媒体设备,并通过购买、网上下载、自己制作等途径获得计算机软件。学校还要把获得的课程资源进行整理并建立成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电脑管理数据库,以便管理和使用。

网络资源包括了校园网、地区网和国际互联网,在网络上科技实现资源的共享。在网络上有大量的有关科学方面的信息,还有一些互动的科学学习项目。在校园网中基本上都是有效的资源,而在网络中众多的信息中,以下几种科学方面的信息是较为有用的:第一种是各种各类的教育教学网站,里面有很多和教学直接有关的信息;第二种是一些社会上流行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大型的网站或用搜索软件查找就能查询到最新的科技信息;第三种是各大专院校、杂志期刊电子版等资源库,里面有大量的专家或科研人员的文章,同时也能和他们对问题惊醒探讨等。

 

四、建设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电脑管理数据库

1、建设电脑管理数据库的目的

建立的目的主要是:第一,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能,实现资源的显性化,把一些还没有意识到的资源归纳其中;第二,用电脑进行建库处理就是一种合适的方法把资源归类管理起来,以便教师能及时和迅速查找到相关资源;第三,开发好课程资源后还要管理好这些资源,才能把资源的功能最快、最有效的呈现出来,最重要是用好这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建设电脑管理数据库的结构

建立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电脑管理数据库的结构图如下:

http://s9/bmiddle/0028Tr3Pzy7edgk3ije58&690

3、建立后电脑管理数据库的使用问题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电脑管理数据库,并不能束之高阁,应该要养成使用电脑管理库的习惯,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就得到了最好的利用,同时也能熟悉操作方法,以后就更能迅速地使用。同时还应该把资源库放在校园网内,让学生也能操作,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又一个途径。

 

 

 

 

参考书目

[1] 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第一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6-201页。

[2] 韩辉。《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2-115179页。

[3] 刘克键。“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6): 45-48

[4] 周新奎。《小学科学教师使用手册》,第一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48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