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2017-09-18 22:02:09)
标签:

教育



禹城市2016-2017学年度小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单位全称:禹城市综合高中

主持人:崔宁

一、  
研究背景

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教师依旧是课堂主导者,教材,既课本依旧是最权威甚至唯一的阅读材料,教学材料。一般都年代久远,话题过于陈旧,与时代脱轨,学生阅读兴趣差,积极性很小,课堂气氛低沉。虽然部分高中教师意识到教学环节设置,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但由于阅读材料本身与高中生实际生活联系并非都很密切,学生们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及综合领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不尽相同,教师围绕教材设计的诸多问题,很少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进而很难让学生作答,更谈不上兴趣可言。教师又扮演起了教授的角色,而学生惯于在课堂上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造成了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吃力难见成效等诸多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新课标理念之一就是注重科学有效,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有效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有效是一种师生比较生疏的一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有效阅读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我国中学教学已经在实施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英语教材,及各种研究活动的开展,教学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1、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对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进而对阅读困难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帮助。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将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尤其对那些英语学习能力不强、阅读能力有限的学生。所以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逐步让学生自己产生一定的期望值。在进行英语有效性阅读策略的研究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多鼓励基础弱、能力不强的学生,逐步增强学困生对英语阅读的自信心。

第二,通过对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进而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重温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通过对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进而将传授语言知识与有效性阅读的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词汇与句法语法的重要性,要重视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心理特点、智力特点与思维特点,中式英语用于交际的实际目的。任务型教学就是一种强调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学习生活任务的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互动、学生自身的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

第四,通过对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进而体现人文关怀,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内在培养有效阅读能力的动力。教师带领学生针对不同阅读材料,走紧笔者内心世界,走进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主观感受,加强师生间人文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更新更美的氛围中,增进对不同题材文章阅读的理解。

2、研究内容

(一)研究教师有效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二)研究学生有效的英语课堂阅读学习策略。

3 研究方法策略

1.比较法 2.调查实验法 3.个案研究法4.文献借鉴法 5.经验总结法

()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法,继承传统优秀教法。

(二)在英语课堂有效阅读策略研究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重视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材料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即侧重综合学科知识的阅读素材,以开拓视野,激发阅读兴趣。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1130-2017228日)(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文献借鉴法

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对象、时间依据及保证措施,细化任务,统筹安排。撰写课题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201731-2017730日)

第一阶段: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课堂现状分析。(调查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1)采用问卷调查,明确调查目的(从目的出发可能遇到的诸多阻碍因素),确定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学生对待英语阅读课堂心理状态、明确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编制问卷(确定问卷数量及时间),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分析各种数据,汇集各种原始材料。

3)撰写高中学生英语课堂现状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高中英语课堂有效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与探究。(比较法、经验总结法

1)对于高中不同类型阅读材料进行分类;

2)就不同的阅读材料研究,探讨有效的阅读材料逐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

3)在方案确立中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活动。

4)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对学生作出调查和了解,得出实践反馈信息;

5)对方案随时调整改进,并及时总结。

3.总结阶段:(201781-20171030日)(经验总结法

1)整理资料,准备课题有关材料和结题材料。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3)提交课题完成成果(课件、论文、课堂实录、学习笔记、教师随笔)

4)向有经验教师专家、大学导师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

四、成果成效

我所任班级为高一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英语学习内容及方法有了很大变化,绝大部分同学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较为薄弱,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又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几年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除阅读量较大幅度增加,突出英语国家的文化外,试题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及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速度和记忆思维能力,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记得第一次该学生们讲第一课,班里大部分同学对于课本上课文的翻译及理解都没有太大问题,除了个别词汇及语法词组需要点播强化。大部分同学脸上露出轻松的神情。课堂45分钟一篇课文在同学们提前预习的前提下,用了不到20分钟就处理完了。但是我深知现如今高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远远超出了课本上的难度。接着,我把课前给学生们打印好的一篇高一英语阅读理解限时训练发给了大家,按规定时间12分钟要求大家完成。结果同学们完成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与课本的文章难度相差较大,从词汇层面,到句子长短句法层面,再到文化背景知识层面。就连班里几个英语很棒的孩子,都一直在摇头,皱着眉头。看着有的孩子很是着急的样子,不禁想到了我当年读高中第一次接触英语长难句子文章的那一幕。我笑着安慰大家,用我自身的切身体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导着孩子们一步步去解决这个难题。

1.课堂构词法渗透要反复、要到位。

通过构词法研究,有效拓展了学生们的词汇量,尤其是高考高频词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们已经明白,掌握的词汇量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反之则浅,这样就无法更好的理解文章。对于那些一提到记单词就怕,常常会记了后面忘前面的学生,我也想方法通过课下多沟通、多辅导、多督促的办法帮助他们找到了合适的记忆方法,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多种,如注重学习与积累,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多看多读,积少成多;掌握构词法,通过词的合成、转化、派生及通过近义词、反义词等联想对比来记忆单词。我还教育学生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阅读中把握文脉。

同时,我还教给学生猜测生词的方法,遇到大量生词后,如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跳过去,如要求猜测词义就通过上下文来猜,尽可能地训练学生的猜词能力,让他们明白这些生词既不是孤立存在,也并非高深莫测,碰到生词切勿惊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注意培养学生长难句子分析的好习惯。

影响阅读的第二方面是语法、长难句分析问题。近年来,由于高考英语语法试题分值减少,以及淡化语法的观点,学生也就片面理解为学不好语法无所谓,导致他们对英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差,对阅读文中的难句和长句不知如何下手。通过课题研究,教学中加强语法学习。在我的阅读课上,我就尝试让学生翻译一些简单的句子,学生开始尝到甜头,增强自信。在循序渐进地扩展到长难句,找到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动词,在慢慢接和细节关键词,去推敲、去翻译。通过半个多学期的针对性训练,同学们敢于去翻译、甚至乐在其中。

3.关注到学生课堂上心理的变化,积极引导,参与课堂。

通过有效阅读策略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能够积极踊跃参与,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了教学民主,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了:

  (1)营造了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留下了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不同层次学生差距较大,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甚至整个高中三年时间去培养。所以切勿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另外,我们落后地区英语知识面较窄,学生文化积累知识匮乏、口语表达能力差等现实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时间逐步去改善。

2、改进措施

制定三年学科补弱计划,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学落实到位;适当的拓展学生知识面,补充基础文化常识。听力练习加强,口头表达能力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试着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