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喜叔叔一路走好!
标签:
时评杂谈 |
2025年11月10日,治喜叔走了(农村小学教师退休、文化程度很低),父辈剩下的人也不多了,他应该也有八十多岁,大儿子当兵退伍,在镇上开一家小宾馆,开着一辆豪车,孙子在镇派出所当协警。
你爸身体还可以吗,平时一直在治喜家那里聊天,现在可以下山住了,利于你照顾,乘治喜叔走了,跟你爸说,叫他下山,92岁了(跟小孩一样),你们上去照顾不方便,其实,如果有钱,建山上房屋没事,如钱紧张,就不合算,山下的房子现在也便宜了,买点东西方便一些,主要是老人需要有点养老金才行,靠子女就难了。
你爸身体还可以吗,平时一直在治喜家那里聊天,现在可以下山住了,利于你照顾,乘治喜叔走了,跟你爸说,叫他下山,92岁了(跟小孩一样),你们上去照顾不方便,其实,如果有钱,建山上房屋没事,如钱紧张,就不合算,山下的房子现在也便宜了,买点东西方便一些,主要是老人需要有点养老金才行,靠子女就难了。
2020年山上建房,应该也有一部分是治喜叔的馊主意,刚买了金山垟的住房(亏钱就是馊主意),政策允许不用审批建老屋,可惜花了这么多钱,可能白白浪费掉(还耽误子女的婚事、赚钱不容易)?
穷人之所以穷,不是赚得太少,而是花得太多。
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
不读书的人,三观往往由周围三公里的人决定。
人生不读书,活着不如猪,谚语。意指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在于有智慧,而要有智慧,就要读书学习。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
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读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
不要轻易插手亲戚朋友买房、买车的事,也不要干涉朋友的恋爱和婚姻。即使他们主动征求你的意见,也要谨慎回应,避免给出明确的建议。这些决定关乎他们的人生走向,一旦他们采纳了你的建议,若结果圆满,他们未必会感激;但若出现问题,责任很可能会被归咎于你。与其承担这样的风险,不如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凡是负能量的东西,你都不能去回应,回应就会与之纠缠,纠缠就会损耗自身。
你活着的时候,没几个人在意你。你死以后,也没有几个人记住你。你要记住,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给你的,而非真实存在的。内心一旦平静,外界便鸦雀无声。
保持快乐的秘籍是:无所谓,爱谁谁,没必要,不至于。
坏事还没发生就提前焦虑,相当于你遭遇了两次坏事,事后还一直想的话,相当于遭遇了三次坏事。不要相信压力会转化为动力,压力只会转化为病历。
现在我只在乎三件事:我的钱,我的健康,我内心的平静。
当你接触的人多了,你会发现,低层次的人,爱占便宜;中等层次的人,热衷价值交换;高层次的人,拥有利他思维。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富不起来的根源,从来不是命不好,更不是不勤劳。我接下来说这三点,是导致所有底层家庭难翻身的真正原因,句句扎心。
第一,整个家族从爷爷辈到父辈,再到你这一代,没有一个格局大的引路人,做官或者经商,长辈没办法为下一代铺路,没本事、没魄力,混。在上班、领工资、退休的固定思维里,没人敢想我能不能当老板,我能不能创造价值。结果就是几代人一辈子都在给别人打工。
第二,大部分长辈只是短视,养孩子只为养老,年轻时只顾自己享乐,对孩子的教育、心理和成长不上心,等老了身体不行了才搬出“我养你这么大,你就该孝顺我”这套道德绑架。
第三,是最致命的一点,那就是兄弟姐妹一盘散沙,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精于算计。为了一点点利益就吵架,见面就攀比,背后说风凉话,喜欢把精力放在内斗、竞争上面,同时各干各的,资源永远无法整合,没办法互帮互助。一人得到,鸡犬不相闻,一人落难,众人躲远。但是家族财富的积累,靠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相互扶持。
潮汕人为什么能出那么多老板,就是因为他们有凝聚力。一个人发现商机,立马拉亲戚入伙。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遇到困难时,家族成员之间资金互助、客户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个人起来了,整个家族就起来了。一个家庭里总要有那位引路人,要么是你父母那一代,要么是你这一代,要么是你孩子那一代。
如果你父母没给你资源,也不要抱怨,你无法选择父母,但你可以选择不做那样的父母,你可以自己学技能、攒本金、破人脉,努力才有意义。
但如果你选择只抱怨,不改变,只知道等,那你孩子那一代大概率还要重复你今天的困境,他也会像你一样贫穷,抱怨自己的父母。所以,别指望天上掉馅饼。如果你想改变,可以从你这一代开始。你今天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书写家族未来三代的命运,你就是家族兴旺的转折点。
前一篇:融合发展要始终站在读者角度想问题
后一篇:常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