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辈子不结婚,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2025-11-10 20:40:29)
标签:

时评

杂谈

一辈子不结婚,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一辈子不结婚,晚年生活就一定过得无比悲惨吗?

一个在医院工作很多年的朋友说:“我见过很多独身的患者,或是没了老伴、或是终身未娶未嫁,感受到的最大的事实就是:没有兄弟姐妹的人以及经济条件差的那些人最惨。”

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大爷,今年已经73岁,终身未娶、无儿无女。

这位大爷平时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和老伙计打打麻将牌,某次情绪过于激动,直接脑梗住院,半边身子都动弹不得,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

医院给大爷的亲戚打遍了电话也没人愿意接手,只有一个远房表弟听说之后来看了一眼,留下八百块钱之后就走了。

他上厕所没有人扶着,只能自己慢慢挪,年纪大了憋不住尿,走慢了就只能淋自己一身,然后被赶来收拾的护士骂一顿,住院的几个月里几乎天天浑身都是尿骚味。

别的老头老太太都有人照顾,隔三差五出去晒晒太阳,只有他一直坐在病床上,也不跟人说话,就只用麻木的眼神看着空气中的某一个点。

出院的时候,大爷还是半身不遂,远房表弟带着人过来把他接走,不知道送到了哪里,往后就再没有音讯了。

这或许就是当下独身主义者最害怕落到的境地:疾病缠身没有自理能力、经济条件差照顾不好自己、也没有亲戚朋友愿意接手看管。

年轻的时候宁缺毋滥,将“自由”看得比天还高,老了之后褪去理想主义,看到最残酷的生活现实,独身主义者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对孤独的选择

看到一个名叫“荔枝奶奶”的社交账号,上面更新的全都是一位71岁未婚奶奶的生活。

她养猫、插花、打卡各种餐厅、还喜欢听胶片音乐,如果不看年龄,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一个非常新潮的00后了。

很多人表示疑惑,为什么一个独身老人还能过得如此快乐?

其实,细看她的社交账号,荔枝奶奶并不是完全独身,她有保姆,但也不是离了保姆不能生活,只是对于家务活比较懒惰,这说明她的经济条件不错。

她有宠物小猫,也有兄弟姐妹,目前的监护人以及互联网代理人全都是她的侄孙女,平时不缺情感慰藉和生活支持,所以精神才如此充沛。

对于健康问题,她心态平和,觉得自然衰老是很正常的事,目前她的身体还很健康,完全有自理能力,也喜欢自己一个人到处逛街吃美食。

像这样的“独身主义”,可以说是将自己的后路完全铺垫好了,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才放心投入了自由的生活。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这就是“积极孤独”与“非自愿孤独”的区别。

“积极孤独”,指的是个体主动选择的并乐在其中的独处,能够在独处中进行反思或有所提升;

“非自愿孤独”则是被遗弃、被孤立或者家人朋友全部离开后的被迫的孤独。

如果你是因为社会隔离而被迫成为独身者,那么晚年生活可能会比他人更加焦虑、空虚,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但如果你能够在独处中找到乐趣,不愿意接触社交的喧闹,那么独身主义就是你成长的养料,无论到了几岁,都不会因为孤独而感到寂寞。

自我扩展的途径

或许有人会说:“人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万一以后老了后悔怎么办呢?”

如果要这样说的话,那这世上后悔的事可太多太多了。

生了孩子的人在后悔养孩子太难,恨不得把孩子塞回肚子里去;结了婚的人在抱怨老婆/老公不行,想蹬了再换一个;创业的人后悔没赶上风口,直想穿越回去赚大钱。

可是这些事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无法改变,就只能学着接纳,而不是一味沉浸在后悔之中。

我们为什么要交朋友、找伴侣、生孩子?

心理学中有一个“自我扩展”的概念,说的是人们需要通过将外部资源和认知纳入自我概念,以满足成长和丰富身份认同的动机。

也就是说,我们天生有成长的需求,通过学习交流、建立亲密关系等等,将更多的视角和资源纳入己身,以获得成长。

在传统的方式中,结婚生子就是最好的自我扩展方式,原因也很简单,以前的学习交流渠道非常匮乏,人们看不到新世界、没有新体验,就只有生一个孩子来完成这个目标。

但如果独身主义者可以通过朋友、事业、爱好、宠物等等方式实现自我扩展,那么结婚生子对其来说根本就不是必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独身主义者觉得空虚寂寞,没有意义感,但有些人却能通过学术、公益、旅行等等方式,去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了。

非典型亲密关系

有很多独身主义者觉得,自己一个人不需要情感慰藉,只有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可事实却是,脱离了生活的喧嚣,失去了社交带来的烦扰,你会越来越平静、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最后反而渴望起社交来。

所以,我们可以独身,但是不能不去体验“爱”。

你可以谈恋爱,保持亲密关系但不结婚;你可以多养几只宠物,讲宠物当成你的孩子;你还可以多发展线下社交,将自己的生活填补起来。

现在有一种很火的养老方式叫做“抱团养老”,也就是聚集起三五个志同道合的独身主义者,住在一起相互照应的养老方式。

这样的养老方式最大的优点也不是让一个老人去看顾另一个老人,而是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可以多多少少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我们抛弃了婚姻,就要发展出“替代性亲密关系”,它们将给我们与婚姻相同的情感支持、陪伴和生活的意义。

一辈子不结婚,不见得就注定孤独或者不幸;结婚生子,也未必就幸福圆满。

因为每个人过的生活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

或许我们真正该考虑的是,当我们走过了漫长的生命历程,到了晚年之后,是什么才能真正支撑起我们?

你的答案,才是你选择道路的最好的指向标。

作者:神奇小小 专序
一辈子不结婚,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