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行,从一日三餐开始
标签:
健康文化 |
曾有人发问:
“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流传的养生之法多达千万种,可其中真正可行的,究竟是哪一种?”
而在众多回答中,获得最高认同的,不过是四个字:“好好吃饭。”
人生一世,吃饭是大事。
一个人如何对待吃饭,往往就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
认真吃饭的人,懂得尊重身体,珍惜当下,生活自然也会回报以健康和安宁。
一个人吃饭的态度,就是对生活的态度
《礼记》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吃饭,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事,却往往最能显出一个人的内心。
吃得安稳的人,多半心境平和;
吃得讲究的人,往往懂得生活的尊严。
一个人若连饭都不肯好好吃,又如何能好好生活?
懂得珍惜餐桌的人,往往更懂得珍惜每一天。
《父亲南怀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南怀瑾一生忙碌,却从不因事务轻忽健康,始终坚守一套多年不变的用餐习惯。
每晚七点半的
“人民公社” 晚餐,是他一天里正经的一餐。
这时,宾客们都会主动到餐厅。
父亲想得周到,备了两张圆桌,杯盘摆得整齐,荤素菜搭配妥当,桌边坐的都是来自各国的客人。
他自己偏爱素食,却从不强求别人,格外尊重大家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自在选菜,不必因饮食偏好尴尬。
父亲饭量不大,却总不停招呼大家添菜,怕有人拘谨没吃饱。
晚餐约四十分钟,大家边吃边聊,晚到的客人也能随时加入。
若有人没吃好,他会当作自己的疏忽,满心自责,要是大家吃得满意,他就格外开心。
《朱子家训》中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吃饭的态度,折射出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
认真对待每一餐,便是认真对待每一天。
那些长寿的人,往往在吃饭时心怀感恩,细品食物的滋味,也细品生活的甘甜。
这样的态度,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序,福气自然随之而来。
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黄帝内经》中提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吃饭,不仅是滋养身体,更是修炼心性的方式。
在餐桌前的自律,折射出一个人的格局。
不贪多,不急躁,是对身体的爱惜;懂节制,知分寸,是对生命的尊重。
人生修行,从一日三餐开始。
年少时,林清玄常在外祖母家居住,身边有不少表兄弟姐妹相伴。
每当孩子们约好饭后一同玩耍,吃饭时便没了定力。
总把饭菜匆匆扒进嘴里胡乱咽下,满心都被即将到来的嬉闹占据,完全没法专注用餐。
这时,外祖母会拄着拐杖轻轻敲敲他们的头,略带严肃地问:
“吃这么急,是赶着去做什么呀?”
后来,林清玄把外祖母的话深深记在心里,从此吃饭时不再毛躁,总是认真吃完每一顿饭,才安心去和伙伴们享受玩耍的时光。
而外祖母自己吃饭向来从容,每一口都细细咀嚼,从不会急躁。
也正因这份慢食的习惯,她身体一直硬朗。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现代人吃饭像打仗,吞下去的是饭,积累的是病。”
慢,是一种境界;节,是一种修行。
在饮食中修炼耐心,不急不躁,心境自然安宁。
在饮食中保持节制,不贪不求,福气也会随之而来。
一个人若能在餐桌前修得安然,便能在生活中修得自在。
专注吃饭的人,心是静的,气是顺的,福气自然凝聚。
寿命长的人,吃饭一般有这3个特征!
蔡澜先生曾说:“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
在一粥一饭间,养出好习惯,便能在平凡的日子里,积攒长久的福气。
细嚼慢咽
《医说》中说讲:“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
急急忙忙咽下去,不仅胃受伤,心也难以安。
细嚼慢咽,能帮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让身体轻松负担少。
快节奏的生活中,唯有放慢吃饭的速度,才能感受到食物的真味与生活的温度
一口一口慢慢咀嚼,不仅让食物变得细腻,也让心境变得平和。
慢慢吃饭,等于慢慢生活;
慢慢生活,才有长久安康。
给自己一段从容的时光,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静下心来,福气自然会长伴左右。
三餐规律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食不重用。”
规律的三餐,是养生的根本。
若饮食无度,脾胃就会紊乱,久而久之,健康必然受损。
不偏不倚,不拖不欠,让身体在合适的时间获得能量,这是长寿的第一步。
三餐规律,看似简单,却最考验自律。
早饭为一日之始,不可缺;午饭补充精力,不可省;晚饭宜清淡,不可过饱。
养成习惯,身体自然强健,精神也更有安稳之感。
荤素搭配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饮食的智慧,不在多,而在平衡。
荤素搭配,是最朴素、最实用的长寿秘诀。
五谷养人,蔬果调和,肉类补充营养,各有所长,缺一不可。
一餐之中,有荤有素,有粗有细,有清有淡,彼此之间相辅相成,这就是养生的正道。
《人间草木》中有这样一句话:“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吃饭,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事,却蕴含着生命的大智慧。
一箪一瓢,皆是福气;一饭一蔬,皆是幸福。
而一日三餐的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细嚼慢咽,是慢下来的智慧;三餐规律,是自律的功夫;荤素搭配,是平衡的学问。
若能把每一餐都当作对生命的敬畏,健康便会常伴,福气也会绵延。
人生下半场,愿我们都能在一日三餐中修养身心,安然度日,长久安康。
前一篇:一个人一生发财的五次机会
后一篇:人这一辈子,终究只能靠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