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频的人相遇,和不同频的人分离
 (2025-01-23 08:28:40)
	
			
					(2025-01-23 08:28:40)		| 标签: 时评杂谈 | 
一种有意思的说法:你跟谁靠近,就相当于间接地体验了那个人的生活和方式。选择什么人,就等于选择了哪种生活。
你所走过的路终将铭刻在你的记忆之中。
你的记忆是美好的还是寡淡的,跟你之前走过的路、遇到的人息息相关。
在岁月长河中,偶尔回首会发现:遇到的人,遇到的事,还有在人和事中的感悟与成长,共同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身边曾经认识过、交流过、相处过的人来来往往。有的人来了又走了,聚了又散了,各种人际小圈子总处于变化之中。
总之,还是和同频的人在一起最舒适,而不同频的人,最终还是会分离。
你是怎样的人,你就会遇见怎样的人
你所处的世界,就是你自身的投射。
一个人身边的一切,都是由他内心的想法和特质吸引而来。
如果你一成不变,只爱过原地踏步走的生活,那么你的朋友圈、关系圈,还有接触的人,可能会在原地打转转,一直维持在差不多的水平里。
温暖友善的人,总能看到他人的好,像浑身散发着温暖气息的暖气片一样,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
而斤斤计较、小鸡肚肠的人,走到哪里,看到谁都比他自己更斤斤计较、小气狭隘。因为不计较的人吃过亏后,自然而然就会疏远回避,除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关系。
阴郁暴虐、心狠手辣的人,眼中的世界则处处充满阴暗。对于这样的人,自有比他更胜一筹的人去制约他,也就是俗话说的“坏人自有坏人磨”。
如果你想过不一样的生活,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身。
古代有“孟母三迁”,现代有举家迁徒陪读。深层含义皆是为了改变环境,以求与优秀的人为伴。
若外在环境难以撼动和改变,又想融入到向往的圈子,结交欣赏钦佩的人,那就尽量提升自己,把自己修炼成向往的那种类型,自然就能轻松地找到同道中人。
你改变了,你身边的人也会随之改变,你的生活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识到新的朋友和圈子。你进步了,变得更加乐观开朗、有能力有魅力,那你身边的人普遍会更友善大方、理解你尊重你。
你所处的环境和个人能量大体上是匹配的。如果暂时没能平衡,那么你就会感到迷茫、挣扎,潜意识里渴望突破,努力去寻求新的尝试和探索,以取得最终的平衡。
同频才能相吸,同趣才能相乐
只有灵魂相似的人,才能看出彼此之间潜藏的内在。有共同兴趣相似追求的人,总能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同频相吸的人才会惺惺相惜。
懂你的人不用言语,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辩。有人捏着你的过往不依不饶,也会有人跨过山河也要守护你。同频同趣,才会相视一笑皆会意,一切尽在不言中。不同频不同趣,则往往是鸡同鸭讲,说再多也是白搭,让人沮丧苦闷。
人际关系中,有种潜在的吸引力法则在引导着人们作出各种选择,吸引力法则本质上是“质量”法则。
质量足够的星球能够吸引行星和卫星。一个质量微小的星体,会被卷入其他星体的轨道,会被黑洞吞噬。一个质量足够的人,他有内在的力量保持稳定,可以吸引来自己所需的一切。
人人都会向往美好的生活,人人都有慕强心理,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都愿意被能量更强的人吸引。
这样说来,就能理解“欺穷捧有”、“嫌贫爱富”是人类情感中再正常不过的特征了,毕竟靠近美好、崇拜实力是人的天性。
遇到不同频的人,保持距离是最好的选择
能量是流动的,人要想自己过得舒心,就要靠近积极温暖的人。
和消极的人靠太近,无形中会消耗自己的能量。一旦自己被对方不好的能量场入侵干扰,就容易招惹是非、倒霉晦气。遇到不同频、能量差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是最好的选择。
当你厌恶身边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和他们一再争吵,而是自己勤快点,加把劲儿尽早离开他们。让他们从你的生活中消失。
当然,也可以观察他的行为,总结这种人的行为逻辑和共性,以便今后能快速地辨别筛选出同类型的人,从源头上减少和他们的交往链接。
不自证、不解释,方得自由
人和人如果不在一个层次,那么无论你做什么,对方都觉得不对。 
 两个人的思维相差太大,长时间在一起,双方都会痛苦难受,因为双方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思考方式也不一样,除非思维层次高的一方愿意委屈自己,无底线包容另一方。  
如果一个人,与你的思维不一样,且不能转换角度看问题,还没有一颗理解共情他人的心,有时沟通也是无效的,你的自证和解释都是白搭。
遇到了让人无可奈何的误解与诋毁,最好就是不自证、不解释,让事实和结果自然浮现于大家面前。
人和人之间有边界,相互尊重,关系才能持久,才能享受舒适和自由。怎样树立边界感呢?
我们要经常鼓励自己,勇敢自信地说出:我不愿意、我不想。或者也可以果断利索地提出要求:我想要这样、我想要那样。
心态的转换就是要学会随意淡定,多了解自己,少在意他人,坚定做好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而不需向他人证明自己,把重心和关注点放到自身,这样,身心才能获得安宁和自由。
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联系的人也不少,能成为普通朋友当然很容易,但是同频同心的知己难求,最好是顺其自然。
有时候,宁缺勿滥是一种很好的个人选择。
如果不能匹配到同频的人,那也不用将就,保持平常心,找出舒服的相处模式。不要有拉扯不完的委屈,不要说啥为谁牺牲了什么,付出了多少;也不用自我感动,偏执地沉迷于一厢情愿的假象和情绪中。
若身边有了同频的人,就请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谊吧。
遇见缤纷 2025年01月18日
							
		遇见缤纷 2025年01月18日
前一篇:“文化+”里探机遇
										后一篇:守正创新,发挥优势续写文化新篇章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