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铭》《东铭》:原文+译文
标签:
文化杂谈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张载,世称横渠先生)
《西铭》
张载
《西铭》,原名《订顽》,为《正蒙乾称篇》中的一部分,张载曾将其录于学堂双牖的右侧,题为《订顽》,后程颐将《订顽》改称为《西铭》,才有此独立之篇名。
原文:
乾称父,坤称母;
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译文:
乾象征父亲,坤象征母亲;
我在世间渺小的存在,却在这混沌的世界中占据了一个位置。
因此,天地之间的充实,就如同我的身体;
天地运行的主导,就如同我的本性。
百姓是我的同胞,万物与我息息相关。
原文: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
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
慈孤弱,所以幼吾幼。
圣,其合德,
贤,其秀也。
译文:
伟大的君主,就像是我们共同父母的长子;
其身边的重臣,则如同家中的管家。
尊敬年长者,是为了尊崇我们的长辈;
怜悯弱小无助者,是为了关怀我们幼小的同类。
圣人体现的是道德的完美结合,贤者则是优秀的典范。
原文:
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
译文:
世间所有疲惫困顿、病弱残疾、孤独鳏寡之人,都是我们兄弟姐妹中遭受困苦、求助无门的成员。
在适当的时候保护他们,就如同张开翅膀庇护子女;内心喜悦无忧,才是真正的孝顺。
违背道德叫做悖德,损害仁爱即是贼害;助长邪恶的人不具备才华,真正体现人性光辉的,是那些品行完全符合伦理要求的人。
原文: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不傀屋漏伪无忝,存心养性伪匪懈。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
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
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
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
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译文:
理解变化规律就能很好地叙述历史,探究精妙就能继承先人的志向。
不让房屋漏雨,无愧于心;保持内心的纯净,修身养性,不懈怠。
厌恶过度饮酒,崇尚伯夷那样顾及养生;
培养人才,赞美颖考叔那样的广施仁爱。
不放松努力就能享受安宁快乐,这是虞舜的功绩;
面对无可逃避的灾难依然恭敬待命,这是申生的忠诚。
身体力行承受磨砺而身心完整,是曾参所做的;
勇敢地遵从命令顺应天命,是伯奇的楷模。
原文: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
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译文:
富贵福泽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盈,贫贱忧愁则是砥砺我们成长的砺石。
活着,我顺从天道行事;
死去,我也能安然离世。
《东铭》
张载
《东铭》,原名《砭愚》,为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正蒙·乾称篇》一部分。作者曾于学堂双牖各录《乾称篇》的一部分《砭愚》和《订顽》分别悬挂于书房的东、西两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程颐见后,将《砭愚》改称《东铭》、《订顽》改称《西铭》。
原文:
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
发乎声,见乎四支,谓非己心,不明也;
欲人无己疑,不能也。
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
译文:戏谑的言语是出于内心的思考而产生的,戏谑的举动是经过谋划才做出的。
从口中说出来,表现在四肢的行为上,要是说这不是自己内心真实想法,那是不明智的;
想要别人对自己不产生怀疑,也是做不到的。
过分的言语并非出自真心,过分的举动也并非出于诚意。
原文:失于声,缪迷其四体,谓己当然,自诬也;
欲他人己从,诬人也。
译文:在言语上有过失,在行为上出现错乱迷失,却认为自己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这是自我欺骗;
还想要别人顺从自己,这就是欺骗别人了。
原文:或者以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逐非,不知孰甚焉!
译文:有的人把出于自己内心的不当言行归咎于是自己的戏谑之举,把那些欠缺思考的行为自我欺骗地认为是出于自己的真诚,不知道警惕约束自己所做出的不当言行,反而把过错归咎于那些并非自身原因导致的情况,这样就会滋长傲慢之心并且追逐错误而不知改正,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呀。
前一篇: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后一篇:不为物役、不畏人言、不困己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