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命赋》

(2024-12-16 09:50:56)
标签:

杂谈

原文:天地茫茫,世事沧桑,生命无常,何须奔忙!

译文:天地广阔无边,世间的事情变化巨大,生命充满变数,哪里需要费尽心机钻营奔走呢?

解析:此句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天地茫茫”勾勒出宇宙的浩瀚无垠,凸显人类在其中的渺小。“世事沧桑”指出人间诸事的复杂多变,如王朝更迭、社会变迁等。“生命无常”则触及生命的本质,生老病死、意外祸福皆难料。由此反问“何须奔忙”,引发对世俗忙碌生活意义的思考,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让我们反思是否在盲目追逐中迷失了对生命本质的关注。

原文:烦嚣俗尘,逐利追名,殊不知穷通有数,祸福缘定。

译文:在这喧嚣杂乱的世俗中,人们追逐利益和名声,却不知道穷困与显达是有定数的,灾祸与福分是由因缘决定的。

解析:“烦嚣俗尘”描绘出世俗环境的嘈杂喧闹。“逐利追名”指出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普遍行为。而“殊不知”之后则是对世俗行为的一种警醒,“穷通有数,祸福缘定”蕴含了传统文化中的命运观,暗示人们追逐名利时,往往忽略了命运中存在的不可控因素,提醒我们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被欲望完全蒙蔽。

此非消极思想,对积极者言消极,不被影响,对消极者说积极,毫无作用。看似认知问题,实则命数所致。

原文:叹秋霜月夜,长城犹在,皇陵宫寂,邺城台荒,无非似戏如梦空一场。

译文:感叹在秋霜洒落、月光照耀的夜晚,长城依然存在,可帝王的陵墓宫殿却寂静无声,邺城的高台也已荒芜,这一切都像是戏和梦一样,最终都是一场空。

解析:此段借景抒情,通过秋霜月夜的清冷背景,列举长城、皇陵、邺城台等历史遗迹。长城虽在,但它见证了无数兴衰;皇陵曾是辉煌象征,如今却只剩寂静;邺城台也已荒废。这些景象表明,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事物,在时间长河中都变得虚无,用“似戏如梦空一场”强化了这种虚幻感,促使我们思考人生中功名利禄的真正价值。

原文:前也悲凉,后亦彷徨。

译文:向前看是悲凉的,向后看也是彷徨的。

解析:简洁却深刻地刻画了人类面对时间和命运时的心理。“前”指代过去,回首过往,或许有遗憾、苦难,因而感到悲凉。“后”代表未来,由于命运难测、生命无常,对未知充满了彷徨。这种情绪能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让我们意识到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灵挣扎。

原文:劝君乐天且知命,淡守本分,休道是非及荣辱,莫论兴衰与成败。

译文:劝告您要乐观豁达并知晓天命,淡泊地坚守自己的本分,不要谈论是非对错和荣耀耻辱,也不要议论兴盛衰败和成功失败。

解析:这是全文的核心思想体现。“乐天知命”源于儒家,倡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命运安排。“淡守本分”要求我们安守道德和社会角色。“休道”和“莫论”则是让我们放下对世俗评判标准的过度执着,这种放下并非消极,而是从更高层面理解人生意义,避免被外界评价所左右,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

原文:顺自然,循定律,他唱罢来汝登场,可谓荣华草头露,富贵花上霜。

译文: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就像他唱完了你登场一样,荣华富贵就如同草尖上的露水、花朵上的霜一样容易消逝。

解析:“顺自然,循定律”体现道家思想,强调遵循万物的运行规律。“他唱罢来汝登场”形象地比喻人生舞台上的交替现象。“荣华草头露,富贵花上霜”用生动比喻突出荣华富贵的短暂易逝,告诫我们不要过度贪恋,要明白物质享受的虚幻性,保持清醒的人生态度。

原文:芸芸众生终化尽,得失不必挂心肠,管什么地久天长,说什么万古流芳。

译文:众多的生命最终都会消逝,不必把得失放在心上,不必在意是否地久天长,也不必谈论什么万古流芳。

解析:从宏观生命角度出发,“芸芸众生终化尽”点明生命的有限与终结。在这种大前提下,作者认为得失、地久天长的名声、万古流芳的追求都显得微不足道。这是对世俗追求的深刻批判,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人生价值,不要被虚荣的目标所迷惑,关注生命本身的意义。

原文:闲时泊处,诗书消忧,诵几句《归去来辞》,歌半曲《一生何求》。

译文:闲暇的时候,在安静的地方,用诗书来消除忧愁,吟诵几句《归去来辞》,哼唱半曲《一生何求》。

解析:描绘出一种理想的精神生活状态。“闲时泊处”营造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书成为解忧的方式,《归去来辞》体现归隐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一生何求》蕴含对人生追求的思考。通过这些,展现了在精神世界寻求慰藉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在忙碌世俗之外,还有更丰富的精神滋养途径。

原文:寄乡村故里,居前树下,惜此际好时光,邀知己良朋,畅尽樽前酒一觞。

译文:寄托在乡村的老家,居住在屋前的树下,珍惜这美好的时光,邀请知心的朋友,尽情地喝完一杯酒。

解析:此段呈现出乡村田园生活的诗意与美好。“寄乡村故里”回归乡土,那里是情感归宿。“居前树下”描绘惬意居住环境。“惜此际好时光”体现对当下珍惜。与知己饮酒,分享快乐烦恼,享受真挚情感。这种生活与世俗忙碌和虚荣形成鲜明对比,是回归人性本真、享受生活本质的体现。

原文:观潇潇落叶随金风,青山伴夕阳。

译文:观赏那萧萧而下的落叶随着秋风飘落,青山与夕阳相互陪伴。

解析:以优美的自然景象结尾。“潇潇落叶随金风”是动态凄美画面,“青山伴夕阳”是宁静和谐画面。二者结合,象征生命轮回与自然永恒,与人类生命短暂无常对比,引导我们从自然中获取宁静智慧,深化对人生的理解,让我们明白自然与人生相互映照的关系。
《知命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