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在三明举办
 (2024-08-21 13:20:00)
	
			
					(2024-08-21 13:20:00)		| 标签: 时评杂谈 | 
 
2024年8月20日,第六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在三明市举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郑建闽,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宝金出席论坛并致辞。
郑建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系列重要讲话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任务,为高质量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深化两岸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的是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让两岸同胞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融合发展,两岸同胞更能紧密协作,共同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复兴美好未来。希望两岸学者加强交流,共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林宝金表示,两岸融合发展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赋予福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福建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台工作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聚焦融合发展所需、台胞台企所盼,坚持以改革创新促融合,持续深化对台各领域政策和制度创新,着力打造两岸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情感融合三个示范样板,构建福建全域融合新格局,谱写两岸融合发展新篇章,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两岸学者嘉宾近100人参加论坛,围绕“新形势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新党主席吴成典发来视频致辞。
“两岸融合发展是走向国家统一的重要阶段、必要条件和厚实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一环。”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8月20日在福建三明如是表示。
第六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当天在三明举行,围绕“新形势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题,王海良等两岸近百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现在正在做且不断改进的要务,尤其是在民进党执政的情况下,需作出更大努力。”王海良说,民进党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台海现状,现阶段只能是台湾同胞来大陆进行融合发展。他认为,要特别重视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平稳落地、融入年轻群体和顺利工作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可观愿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对此,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指出,这背后的对台政策逻辑,是希望不断满足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两岸实现安居乐业。
分析闽台人文领域融合发展路径,他认为,可推动两地各类民间组织开展常态化交流,鼓励符合条件的台民间组织在福建设立办事机构;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活动;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推动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
从事社区工作多年,台湾社区重建协会创会理事长卢思岳说,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血缘、语言、文化等背景,能够互相借鉴彼此开展社区工作的经验与方法,取长补短。“两岸应是‘对照组’,而非‘对抗组’,社区工作的交流,是两岸人民彼此看见、善意对待、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路径。”
2019年9月,台湾正式推行所谓的2019年版课纲,该课纲宣扬“台独史观”,把中国史归入东亚史,在语文课本中删去大量经典文言文,意图切断两岸历史文化连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志观察到,该课纲执行近5年来,岛内教育界、家长已开始反思此种“去中国化”教育带来的恶果。
在他看来,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台海形势下,全方位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阻力较大,可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融合发展成果惠及两岸同胞。“未来应以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打破‘台独’叙事体系与政治藩篱,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郑建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系列重要讲话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任务,为高质量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深化两岸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的是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让两岸同胞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融合发展,两岸同胞更能紧密协作,共同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复兴美好未来。希望两岸学者加强交流,共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林宝金表示,两岸融合发展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赋予福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福建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台工作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聚焦融合发展所需、台胞台企所盼,坚持以改革创新促融合,持续深化对台各领域政策和制度创新,着力打造两岸社会融合、经济融合、情感融合三个示范样板,构建福建全域融合新格局,谱写两岸融合发展新篇章,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两岸学者嘉宾近100人参加论坛,围绕“新形势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新党主席吴成典发来视频致辞。
“两岸融合发展是走向国家统一的重要阶段、必要条件和厚实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一环。”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8月20日在福建三明如是表示。
第六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当天在三明举行,围绕“新形势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题,王海良等两岸近百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现在正在做且不断改进的要务,尤其是在民进党执政的情况下,需作出更大努力。”王海良说,民进党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台海现状,现阶段只能是台湾同胞来大陆进行融合发展。他认为,要特别重视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平稳落地、融入年轻群体和顺利工作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可观愿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对此,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指出,这背后的对台政策逻辑,是希望不断满足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两岸实现安居乐业。
分析闽台人文领域融合发展路径,他认为,可推动两地各类民间组织开展常态化交流,鼓励符合条件的台民间组织在福建设立办事机构;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活动;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推动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
从事社区工作多年,台湾社区重建协会创会理事长卢思岳说,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血缘、语言、文化等背景,能够互相借鉴彼此开展社区工作的经验与方法,取长补短。“两岸应是‘对照组’,而非‘对抗组’,社区工作的交流,是两岸人民彼此看见、善意对待、促进融合发展的良好路径。”
2019年9月,台湾正式推行所谓的2019年版课纲,该课纲宣扬“台独史观”,把中国史归入东亚史,在语文课本中删去大量经典文言文,意图切断两岸历史文化连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志观察到,该课纲执行近5年来,岛内教育界、家长已开始反思此种“去中国化”教育带来的恶果。
在他看来,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台海形势下,全方位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阻力较大,可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融合发展成果惠及两岸同胞。“未来应以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打破‘台独’叙事体系与政治藩篱,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前一篇:要想财运好,先跟这几种人划清界限
										后一篇:为文化繁荣兴盛注入改革动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