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24-01-29 10:15:05)
标签:

文化

杂谈

知者不惑

孔子口中的“知者”,其实就是“智者”。

智者,并非学识渊博之人,也非才能出众之人,而是能辨是非之人。

庄子有云:“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而真正的智者,恰恰是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依然保持清醒和思考的人。

战国时期的陈仲子是一位非常有名望的思想家,却秉承着“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交诸侯”的处世原则。

楚王有意聘用他为相,陈仲子知道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我即将为相,明天出门就可以乘坐马车,每餐都有山珍海味,你的意见如何?”

本以为妻子听后会很激动,却不想她只是淡淡说道:“众多的车马仪从相连,你能安身的地方不过膝头大小;丰盛的食物摆满面前,你觉得味美的只是一道而已。如今乱世多害,你若要忧心国家大事,可能性命不保,这又是何苦呢?”

如果此刻心中茫然,当下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不妨静下心来,努力去读书,去思考,不要轻易被眼前荣华利益迷惑双眼,过度执念只会带来痛苦。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方可不为欲望所吞噬,唯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升级自己的认知,才能坚定方向,不再困惑。

仁者不忧

大凡忧之所来,不外乎两端:一忧成败,一忧得失。一个人之所以心忧,则是心中太过计较成败得失的缘故。

人生难免有得失,而惬意的人生,在于不计较。那些不计较的人,到最后都成为了人生赢家。

贾谊少年得志,年仅二十一岁就成了汉文帝身边最年轻的博士,前途一片光明。然而,锋芒毕露的他因遭权贵排挤,没过多久便被汉文帝贬官出京,去做长沙王的太傅。

贾谊心里烦闷不乐,情绪沮丧,整日里感伤不已。最后忧思成疾,不治而亡,年仅33岁。

反观“东坡居士”苏轼,他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命途多舛,但他仿佛是击不垮的不倒翁,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在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

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仁者大智,无愧于心。人生的痛苦或许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计较的太多。

心怀仁义的人,不仅心胸宽广,无惧世事变迁,而且身心舒畅,更能体会到世间的幸福。

勇者不惧

“变化”是贯穿我们整个生活的旋律,它蕴含的能量足以改变很多东西。然而,面对生活的改变,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适应。现实中许多人还是会顾虑重重,不敢尝试,不敢迈出第一步。长此以往,注定碌碌一生。

作家史铁生二十岁那年,突如其来的残疾撕裂了他的人生。

出院后的史铁生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他曾经想过向死亡寻求解脱。但母亲含辛茹苦的付出,朋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都让他明白自己不该如此懦弱。

在家休养了一年后,史铁生找了一份工作,在小作坊里和孤寡老人、残疾人一起制作小工艺品,画蛋壳画、画扇面、糊小纸盒,靠微薄的收入来养活自己。

看似困顿苦难的生活并没有击垮史铁生的精神,他将自己的灵魂寄托于写作,以细致入微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心理历程。他正视自身的病痛,更敢于直面自己的恐惧。

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被众人称赞认可。

行胜于言,做勇敢的人,就要守好一颗勇敢的心,遇事只有先战胜内心的恐惧,才能扫除内心的阴霾,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

《礼记·中庸》有言:“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要想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便须将知、仁、勇深深嵌入到自己的人生底色中。

知以明之,审物明辨;仁以守之,乐天知命;勇以行之,百折不挠。

得此境遇,天高云淡,人生自多一晌清欢。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