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2024-01-25 17:41:23)
标签:

杂谈

吕蒙正在《破窑赋》中写道:

韩信力无缚鸡,立为汉朝贤臣,未遇之时,口无一日瓮飧,及至兴通,身受齐王将印,吓燕取赵,统百万雄兵,一旦时休,卒于阴人之毒手。

韩信手无缚鸡之力,成为了汉朝的国士贤臣。没有遇到机会,一顿饭都吃不起。机会降临,身配齐王、大将军授印,攻取天下,统帅百万大军。随着运势衰退,竟然死在了吕后的手中。

还未遇到机会,韩信不知道自己可以成为大将军。身居大将军高位的时候,韩信不知道如此风光的自己,最后会死在吕后的手上。

为什么他事先不知道这一切?因为尘世间之事,都是命数、天意安排的。哪怕当事人再有本事,也只能在命运的迷宫中打转。

从古至今,人们都追求两样东西,首先是事业上的成功,其次是寿命的长久。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无事业而长寿,不能享福;有事业而短寿,乃是遗憾;唯有福寿双全,才是最好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人,既能事业有成,也能寿命长久吗?并没有那么多人。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天道最忌讳的,就是圆满。天地尚有缺陷,何况是普通的生灵?人道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缺陷,追求完美的人,都会事与愿违。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位极人臣,被后世的梁启超评为“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就是如此厉害的曾国藩,却在61岁那年悄然离世了。

对于位高权重的人来说,六十出头就离世了,属于“早逝”。曾国藩也不想早早离世,为什么他无法改变这一切呢?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清人赵翼,写过一首诗: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到了一定的年纪,才知道有很多事,都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一切,都不过是三分人事,七分天意而已。

成败之事如此,寿元之事也是如此。不是你想成功,就能够成功的。也不是你想长命百岁,就能够长命百岁的。

古时候,太子称千岁,皇帝称万岁。这些叫“千岁”“万岁”的帝王将相,真的就千秋万代,永生不死了吗?并非如此。

相当一部分帝王将相,还未到四十岁就没了。大臣喊太子千岁,不见得太子就一定可以活一千岁。大臣喊皇帝万岁,不见得皇帝就一定可以活一万岁。

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前,一切虚荣、名利、权势,都显得微不足道。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就没有一个不会死的。

试想,连帝王将相都无法逃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又何谈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生老病死,无常意外,都会来到每个人的身边。

大家都感染了病毒,可有的人运气不好,基础病恶化,就被病毒带走了;大家都在路上行走,可有的人运气不好,当街就被车撞了;

大家都吃着科技与狠活,可有的人运气不好,被这些科技与狠活带走了;大家都坐着同一辆车,发生车祸的时候,别人都轻伤,就他重伤走了......

说一句很难听,很刺耳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不同人有不同人的死法,不同人有不同人的寿命,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难以预料的。

就拿“天灾人祸”来说,普通人,真的能抵御天灾人祸吗?无法预测,也无法抵御。在自然的灾害面前,能否劫后余生,都要看当事人的命。

无论人类世界的科技有多发达,医疗水平有多高,终究无法改变“生老病死”“无常意外”的必然宿命。

在偌大的地球、宇宙面前,人,终究显得太渺小了,随便一个风浪,就是一场生命的历练。

能活多少岁,都是安排好的。

一代大文豪苏轼说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意思是,人就像是小虫子一样,寄存于天地之间,也像大海中的一粒米,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简直就是商业史上的奇迹,但他五十岁左右就患癌了,56岁就走了。再有钱,再有地位,再能改变世界,也无法改变他的寿命。

在临终前,乔布斯说了这样一番话:此时,我在躺在病榻上,回顾我的一生,我意识到,我一生所骄傲的所有的名声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显得毫无意义。

再高科技,也无法让人长命千岁;再有钱有势,也无法阻止死神的步伐;再拥有资源,也无法摆脱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

人世间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只有一条命。你我,也只有一条命。百年之后,皆是尘土。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