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做人、做事之一
标签:
杂谈 |
把握人际交往的关键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影响他人,那就是指出他们的需要,并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外交的秘诀仅在5个字:我要喜欢你。只是我们把次序弄错了——我们是希望别人先来喜欢我们,却不曾想到如何才能让人喜欢。
你如果没有好话可说,那就什么也别说。
要记住,不愉快的时刻迟早会过去,如果我们的舌头没有闯祸,就不会留下需要医治的创伤。
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
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修养和自制。
错过与一个胜过我们自己的人相交往的机会,实在是一个很大的不幸,因为我们常能从这个人身上得到许多益处。
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
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可为其成员提供充分的交往机会,所以,不要放弃你感兴趣的任何团体。
你需时时鞭策自己,设法找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多让人了解自己,进而建立互相尊敬、信赖的关系。这是交朋友的理想步骤。
人类行为有个极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从这个法则,大概不会惹来什么麻烦;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守这个原则,便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永恒的欢乐。
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法则,就难免后患无穷。这个法则就是:时时让别人感到重要。
敌人本来并不存在,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才出现。
你不要欺负人,也不可随便让别人踩到你的头上,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所谓的路子,是指遇紧急情况或需要某种情报时,可以灵活动用的东西,如果在这种“万一”的情况下不能为自己的利益发挥作用,则缺乏拥有路子的意义。
聪明的人晓得如何利用时机提出告别,他们的告别往往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又达到交际的目的。
即使是关系较好的朋友,也要控制好交谈的时间,要为对方考虑,掌握好告别的时间。
不露痕迹,改变他人
通常,在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进行赞扬之后,再去听一些比较令人不痛快的批评,总是好受得多。
用赞扬的方式作为批评开始,就好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然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却能消除苦痛。
如果批评的人开始先谦逊地承认,自己也不是无可指责的,然后再让被批评者听他自己的错误,似乎就不十分困难了。
没有人喜欢被迫购买或遵照命令行事。
如果你想赢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他的愿望、需要及想法,让他觉得是出于自愿。
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比直接说出口来得温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强烈反感。
为了不触犯对方的自尊心,即使发现了对方的错误,也不要立刻指出,而应采取间接的方式。
给他们一个好的名声来做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痛改前非,努力向上而不愿看到你的希望破灭。
给人一个超乎事实的美名,就像用“灰姑娘”故事里的仙棒,点在他身上,会使他从头至尾焕然一新。
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做宽大的了解,这些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的面子。
我没有权利去说、去做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他自己如何,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假如我们知道要受谴责,那么由我们自己来谴责自己,不是比让别人来做要好得多吗?
你如果知道某人想要或准备责备你,就自己先把对方要责备你的话说出来,那他就拿你没有办法了。十之八九他会以宽大、谅解的态度对待你并忽视你的错误。
一旦发现他人出现错误,我们很多人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批评。
当他人出现错误时,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采取鼓励的方式。
如何使交谈更愉快
争论的结果不仅伤了和气,往往使对方更加坚持其主张。
你可能有理,但要想在争论中改变别人的主意,你一切都是徒劳。
不论对方才智如何,都不可能靠辩论来改变他的想法。
告诉自己: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这么一来,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会减少许多不快。
交谈就像传接球,永远不是单向的传递。如果其中有人没有接球,就会出现一阵难堪的沉默,直到有人再次把球捡起来,继续传递,一切才能恢复正常。
在与人交谈中,除了要吸引对方的兴趣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事项,就是要引导对方加入交谈。
跟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不同意见作为开始,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调双方都同意的事作为开始。
如果可能的话,必须不断强调:你们都是为相同的目标而努力,唯一的差异在于方法而非目的。
使对方在开始的时候就说“是的,是的”,渐渐地,当你提出双方的分歧时,对方也会习惯性地说“是的”。
多数人使别人同意他们的观点时,总是费尽口舌,其实,这种人得不偿失,因为话说多了,既费精力,又可能稍有不慎,伤害到别人。
须知世界上多半是欢迎专门听人说话的人,很少欢迎爱说话的人。
不指责对方的失败和错误,而是采取沉默的态度,等于是给对方提供了扪心自问、冷静反思的机会。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注意静听的人。
始终挑剔的人,甚至最激烈的批评者,常会在一个忍耐、同情的静听者面前被软化或者降服。
同情在中和酸性的狂暴感情上,有很大的化学价值。明天,你所遇见的人中,有3/4的都渴望得到同情。给他们同情吧,他们将会爱你。
语词上,强调的是“我们”,而不是“你”“我”的对立。不但没有任何贬抑的用语,反而只有诚意的邀请,邀请对方一起来解决问题。
用“建议”而不是“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后一篇:守正创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