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行之二十七——库尔勒到罗布泊镇

(2011-06-15 21:23:17)

2011年5月16日。

按计划从库尔勒到吐鲁番、哈密、嘉峪关、武威、太原、石家庄等地返回北京,几乎全程高速。小曹认为走高速没意思,建议绕道罗布泊,插到敦煌,这样算抄近道。三人都没有去过罗布泊,咨询过一些人,似乎罗布泊有公路,不像想象的那样危险,于是临时改变线路。

早起先去加油,570元,97#。

8:40,出发前往罗布泊。

罗布泊在新疆若羌县境内东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加过快,最终导致罗布泊1970年后干涸。在罗布泊干枯后,就连“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的胡杨林也成片的死去、倒下、枯萎。

罗布泊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已经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1℃。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

一千多年来,罗布泊地区被列为死亡和危险的地方,直到楼兰古国被发现,才有近代的学者和探险家陆续进入。罗布泊发生过多起人员神秘失踪的诡异事件,彭加木和余纯顺事件使罗布泊重披“死亡之海”的诡谲光环。

12:20,经过尉犁县加油站,加油200元,93#。

为了安全起见,油桶都加满了油,老沈车上四个油桶加了623元,还有一箱矿泉水36元。

http://s16/bmiddle/7502723fta5c142d1232f&690
从库尔勒出来一直都是柏油路,只是路边几乎都是沙丘、戈壁滩、盐碱地。

路边的胡杨到了秋天变成金黄色,一定非常美丽。

http://s2/bmiddle/7502723fta5c14d811ff1&690

http://s9/bmiddle/7502723fta5c14e8c2678&690
风沙极大。此时是14点。

http://s3/bmiddle/7502723fta5c15db6cff2&690
14:22,经过小镇。

http://s8/bmiddle/7502723fta5c16389ff57&690
15:00,盐碱地。

http://s9/bmiddle/7502723fta5c167f80f38&690
看看威风的曹爷。
http://s4/bmiddle/7502723fta5c1689bb463&690
15:15,风沙更大。

http://s7/bmiddle/7502723fta5c16f49a886&690
不知道几点,在36兵团加油255元,93#。

16:30,经过36团和315国道分岔口。

http://s3/bmiddle/7502723fta5c17f2ab292&690
17:15,走到往罗布泊的路上。

http://s4/bmiddle/7502723fta5c18835eb33&690
18:15,已经可以看出罗布泊的地质状况。
http://s12/bmiddle/7502723fta5c18b9f939b&690
19:20,到达罗布泊镇,镇子非常小,老沈说方圆也就100米。

http://s11/bmiddle/7502723fta5c19127230a&690

http://s11/bmiddle/7502723fta5c19176c61a&690
19:50,加油250元。

http://s14/bmiddle/7502723fta5c19b28cbbd&690
找吃饭的地方,刘哥轮胎被扎。老沈出去找修车的铺子,不到100米的距离,回来也被扎了。无奈,只好准备补胎。
折腾半天,轮胎扒不下来,老沈是19吋的MT胎,刘哥是20吋的胎,那些机器马力不够都扒不动,大货车通常都是靠手工扒胎,但是手工恐怕会损伤轮毂。这一点希望开宽胎车的朋友注意。

最后只好换上备胎,还好每辆车都带了两条备胎。

换胎时发现刘哥的另外两个轮胎也起鼓包了,就是说他的四个轮胎都废了。可怜的刘哥,他的车是涡轮增压的,配不了越野胎,走这些地方还是越野胎放心。

换胎可把小曹累坏了。虽然没有补成胎,别人也帮干了点事,修车费130元。
23:50,终于吃上饭了。吃的还不错,260元。

http://s16/bmiddle/7502723fta5c21280c13f&690
期间打探能否穿过罗布泊,各种说法,有的人说有路能过,有的人说根本无法通过,他们也没有人穿过,都是听说的。
入住”酒店“。房费每人30元,他们还想讲价到20元,房主不答应。当时已是午夜时分,没有电,大家根本看不出住宿条件怎样,摸黑进去就睡了。
这是第二天早晨起来拍到的“酒店”实景。实际就是地窝子,当地的住宿都是这样,在盐碱地下挖坑,倒是冬暖夏凉。永生难忘啊。

http://s11/bmiddle/7502723fta5c21ea3713a&690

http://s1/bmiddle/7502723fta5c21eed2fa0&690
今日行程694k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