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修辞

(2013-05-03 00:43:19)
标签:

文化

分类: 学苑

第三章 汉字修辞

汉字修辞,是利用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特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

汉字修辞,古已有之,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现代人的语言生活中,汉字修辞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章仅以字谜中的汉字修辞现象作为研讨的对象。

字谜作为汉字俗文化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是传统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深刻体现,是中华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的鲜明映照。字谜中运用了汉字修辞的字形、字音、字义等的修辞,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修辞现象,是颇具魅力的语言文字技能的巧妙运用。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字形修辞、字音修辞和字义修辞三种。

第一节 字谜中的字形修辞

字谜中,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加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称之为“字谜中的字形修辞”。汉字从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发展到现在的楷书,一直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古代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便于称说,利于分析。隶变以后,不少字成为单纯的记号字,仍有大部分字能够解说。

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字谜的表达手段更丰富,表达效果更具艺术感染力。

利用汉字形体特点制作字谜主要手段有:拆字、增笔、减笔

一、拆字

拆字,是表达者把某一个汉字或某几个汉字的每一个汉字拆开成几个汉字或偏旁,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拆字的具体手法有直接拆字和间接拆字两大类。

(一)直接拆字

直接拆字,就是作者把从谜底汉字中拆分出来的部件直接呈现在谜面中的拆字。

为人要一日三省()

哥哥站在凉水里(况)

十八人()

由直接拆字构成的拆字谜都比较浅显,只要掌握了拆字的规律,把作者拆开的部件再组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谜底。

(二)间接拆字

所谓间接拆字,就是作者不让他从谜底汉字中拆分出来的部件在谜面中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各种方法让这些部件隐藏起来,相对于直接拆字来说,间接拆字多了一层曲折,因此具有蕴含性。

本节介绍两类修辞色彩比较突出的间接拆字法:比喻拆字法、描绘拆字法

1、比喻拆字法

比喻拆字法是借助比喻构成的拆字,即拆字所拆分出来的部件,是用比喻修辞来体现的。

一块豆腐,分成四块,放在锅里,盖上锅盖。(画)

左边三,右边三,一双筷子立中间。()

一根横棍,挂上毛巾,靠上一点,安上大门。()

附录:古代字谜一例

皮日休与陆龟蒙二人行至村头小酒店,饮酒休息。忽然见细雨霏霏,皮日休笑指窗外的一叶小舟,又吟道:

细雨洒轻舟,一点落舟前,一点落舟中,一点落舟后。

吟罢,便问陆龟蒙是个什么字。()

“画”字拆成三个部件,分别用豆腐比喻“画”字中的“田”字,用“锅”比喻“画”中笔画“ ”,用“锅盖”比喻“画”字中的“一”,猜谜者借助比喻,找出作者拆分出来的部件,把“田、 、一”组合起来,便是谜底“画”。

“一双筷子”来“比喻”“||,“左边三,右边三”,明确表示了“一双筷子”所比喻的笔画两旁的笔画,按照拆字谜的规律,把它们组合起来,便是谜底汉字“非”。

“闹”字所拆分出来的“门”、“点”、“巾”都在谜面中直接呈现了,但其中的部件“一”,作者却把它比喻为“一根横棍”。按照拆字谜的规律,把“一”、“门”、“巾”和笔画“点”组合起来,便是谜底汉字“闹”。

所引用的古代字谜的谜底是“心”字。皮日休用“轻舟”比喻“心”字中的笔画“卧钩”,又用三点雨来比喻“心”字中“卧钩”之外的笔画,明白这一点,将“轻舟”和三点雨所比喻的笔画组合起来,就是谜底“心”字。

上面的这组字谜,“画”字和“心”字的制谜方式是完全的比喻拆字法,而“非”和“闹”字的制谜方式则是直接拆字法与间接拆字法的结合。

2、描绘拆字法

借助描绘手法构成的拆字,即是拆字所拆分出来的部件,是通过描写其特点来体现的。

两个动物,一大一小,一跑一跳,一个让人骑,一个把人咬。()

制谜者把“骚”字拆成“马”、“蚤”,然后分别对两个部件所代表的事物进行描写:“跑”、“吃草”是对“马”所代表的动物的描写,“跳”、“吃肉”是对“蚤”所代表的动物的描写,按照拆字谜的解谜规律,把“马”、“蚤”组合起来,就是谜底“骚”。

一边长草,一边长毛,看看像路,走走像桥。()

制谜者把“坡”字拆成“土”、“皮”,用“长草”描写“土”所代表的事物的特征,用“长毛”描写“皮”所代表的事物的特征,描写的特征也很明显。

两个动物并排站,一在水中一在岸,一个生来会游泳,一个从小爱爬山。()

制谜者把“鲜”字拆成“鱼、羊”两个部件,用“在水”中、“生来会游泳”描写“鱼”字所代表的动物的特征,用“在岸”上,“从小爱爬山”描写“羊”字所代表的动物的特征。

综合以上三例可见,运用描绘法构成的拆字,都是对拆字所拆开的部件所代表的事物进行描绘,同时,从作者运用的角度看,都有一个拆分的过程。如“鲜”字谜,制谜者先把“鲜”字拆成“鱼”与“羊”,然后分别进行描写。

小结:直接拆字和间接拆字的共同特点,就是“作者离,读者合”,即作者运用时要把谜底汉字拆开,猜谜者理解时要把作者拆开的汉字组合起来,就是间接也不例外。这一点与非字谜中的拆字完全相同。此外,由于间接拆字要借助比喻、借助描写,因而运用间接拆字的字谜,更富有艺术性,更耐人寻味,更富有蕴含性。

2、描绘拆字法

借助描绘手法构成的拆字,即是拆字所拆分出来的部件,是通过描写其特点来体现的。

两个动物,一大一小,一跑一跳,一个让人骑,一个把人咬。()

制谜者把“骚”字拆成“马”、“蚤”,然后分别对两个部件所代表的事物进行描写:“跑”、“吃草”是对“马”所代表的动物的描写,“跳”、“吃肉”是对“蚤”所代表的动物的描写,按照拆字谜的解谜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汉语词汇系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