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公告
(2011-06-17 16:34: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杂谈 |
一、外逃贪官、携款外逃等报道中数据失实作者致歉
中国金融学会第九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及调研报告评选拟获奖文章对外公示期间,一些读者反映,《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一文引用的有关外逃贪官、金额的数据有误。经查,该数据来源于网上未经确认的不实消息。近日,有媒体将该文引用的错误数据摘编为新闻刊发,并被多家媒体引用转载,以讹传讹,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对此,《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作者向公众诚恳致歉并郑重声明,文中有关外逃贪官、金额的数据严重失实,希望媒体及公众勿要采信。
特此声明。
中国金融学会第九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及调研报告评审委员会
2011年6月16日
二、另外央行网站中关于这篇文章的链接已经去除
[PDF]
如果错,为何时隔三年发表,如果不错,为何又急忙致歉,是谁跟谁在斗?
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
文件格式: PDF/Adobe
Acrobat - HTML 版
《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一节概念界定. ...
www.pbc.gov.cn/image_public/.../File/人行反小洗钱中心课题组(1).pdf
《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一节概念界定. ...
www.pbc.gov.cn/image_public/.../File/人行反小洗钱中心课题组(1).pdf
--------------------------------------------------------------------
评点:
1、“一些读者反映”,是那些读者有这么大的能量,可以令在各大网站进行致歉说明。
2、“文中有关外逃贪官、金额的数据严重失实”,那么请告诉我们是多了,还是少了?
3、央行网站把这篇文章连忙撤下,为何?
4、该文成文于2008年6月,至今已3年,那么作为央行的反洗钱中心课题组所作的文章,会采纳网上的数据?
5、“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调研资料披露: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000
至18000 人,携带款项达8000
亿元人民币。”这是该文中的一段内容,那么可见不是网上的数据,而是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那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作假吗?
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个国家,无语了,看来山雨要来了
前一篇:杂谈:世界就是如此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