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宝宝班的亲子阅读活动:小熊宝宝绘本《你好》

(2011-07-25 16:57:34)
标签:

早期阅读

亲子阅读

问题交流

美好回忆

分类: 小林老师手记
    去年在幼儿园上的一个宝宝班的亲子阅读活动:小熊宝宝绘本《你好》,开始积累最初的上亲子阅读活动的经验,收获很多,也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建议比较粗浅,却实在为家庭的亲子阅读做一点点自己的努力,还因此结识一位忘年交的“爷爷家长”。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
2010-06-12 11:11

    上个月在宝宝班上了一节亲子阅读活动,参与的有宝宝班的15对亲子,参与的家长有妈妈、爸爸还有爷爷。看到她们一个个认真神情和幸福的微笑,我在心里一遍遍温习了她们当下的心情。.女儿现在三周7个月,我其实跟他们正在经历一样的心境。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看着孩子快乐成长是她们最大幸福。活动结束,那些家长朋友在反馈表上留下了一些问题,我想我现在还不是专家,但我一样可以立足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经验和一位工作了十几年的幼儿教师给她们一些意见,仅供参考。

阅读前的亲子交流http://s2/bmiddle/74ff8be9xa8e5645c53b1&690

 

                        将阅读与游戏相结合,适宜低龄幼儿的阅读形式
http://s6/small/74ff8be9xa8e57da78335&690 http://s10/small/74ff8be9xa8e57e76fee9&690 http://s3/small/74ff8be9xa8e57f401962&690

                           在活动中自然融入一些亲子阅读的要领

http://s13/bmiddle/74ff8be9xa8e5865adfec&690

 

 

 

 

 

 

 

 

 

 

 

 

 

 

 

 

问题一:孩子喜欢一次性看完所有的书,看完后,别说孩子,大人都很累了,不知有什么方法可以“扼制”一下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小林老师建议:呵呵,孩子这样表现,首先我要恭喜你,你的孩子喜欢上阅读了,喜欢大人给他讲图书。如果大人“扼制”孩子这种兴趣和好奇心的方法不当的话有可能就扼杀了孩子对图书的亲近感和对阅读最初萌发的喜欢。这就得不偿失了。我的建议是:在家庭中为孩子做一个专门放置幼儿图书的书架或者抽屉,在阅读之前与孩子约定,每次看几本书(宝宝班建议2—3本适宜低龄幼儿的读本),让孩子自己去挑选今天要看的图书,如果宝宝遵守了约定,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如果约定达成孩子“耍赖”,家长可以语气平和的说:“你没有遵守约定,我们以后一起读图画书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这样把问题转移到“遵守约定”这件事而不是阅读图画书这件事,既可以培养孩子从小遵守约定的意识又不会使孩子对亲子阅读有负面情绪的体验。

 

问题二:只是单纯给孩子讲故事,没有边看书边讲。

小林老师:这个方法也不错,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一定也喜欢看故事类的图画书,建议可以和孩子一起边看书边讲,让孩子知道这些他喜欢听的故事都是来自图画书,孩子就会对图画书产生亲近感。是孩子“爱阅读”良好的开端。

 

问题三: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追问,问到无法解释,怎么办?

小林老师:http://img.baidu.com/hi/jx2/j_0009.gif我女儿有时候也这样,有时女儿的问题简直就不是问题了,看来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我的做法有2种仅供参考:

女儿:妈妈为什么小狗喜欢吃肉骨头啊?

妈妈:嗯,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食物,小狗也有啊。

女儿:那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食物呢?

——呵呵,你说接下去大人能怎样回答,有时孩子是在运用“为什么”这个句式,所问的问题已经没有回答的空间或者意义了。

妈妈:(用手指划了个大圆圈)说“句号了”

女儿:为什么句号了?

妈妈:句号就是结束了,这个“为什么”已经有答案了。(大人应该再把问题的答案总结一下,让孩子有“收获感”,不会打击孩子求知欲)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食物,小狗喜欢吃肉骨头、小猫喜欢吃鱼、小兔子喜欢吃青菜和萝卜。这样孩子能欣然接受话题就这样结束了。

●另外一个做法是如果孩子的问题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家长对这个问题还不是很清晰的话就直接告诉孩子“妈妈也不知道,不够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图书中或者电脑上找答案。”接下去家长要真的与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让孩子知道遇到问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寻找答案的。而且妈妈给他强大的支持一起寻找。再说,妈妈本来就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要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本身要承认这点。

 

问题四:在幼儿园宝宝不敢将自己的想法大声地表达出来,怎么办?

小林老师:在幼儿园不敢将自己的想法大声地表达出来,要帮助幼儿改善这点就得与班上老师达成沟通。我个人认为不用着急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平台,而要先帮助幼儿与班上老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情感,给她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这样她才会大胆表达表现自己。

 

问题五:阅读不专注,三分钟热度,思想不集中,没有耐心,怎么引导

小林老师:显然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没有被激发出来,可能从一下几点找一下原因:孩子的阅读材料是否适宜,是否有趣,家长陪伴幼儿阅读的方式是否适宜,如有些家长在与幼儿一起看书讲故事时会一只提问孩子,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心里负担不觉得是一种乐趣,另外家长还要认识到宝宝班幼儿能有效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要产生太大的期待值,一开始亲子阅读5分钟也可以,10分钟也可以。

 

问题六: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应该如何开始教其认字?

小林老师建议:家长有这样的想法——要在幼儿园阶段教孩子识字,我想家长应该先思考一下,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看书,还是觉得孩子能在学龄前认识很多字说明孩子很聪明?或者其他。其实孩子即使不认识字也可以阅读图画书的,现在还有一些“无字书”也是很优秀的图画书,孩子一样看得趣味横生。因为孩子看图,孩子天生是看图的天才,成人看图书惯性先看字,孩子是看图,在看图的过程中会想象、预测画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力。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如果孩子所处的阶段对文字的敏感性的“敏感期“还没有出现,我想家长就不用特地去教孩子认字。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认识字的途径与小学的方法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幼儿园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的。她们的学习要注重兴趣的激发,要游戏化、要有趣味性,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果孩子文字的敏感期出现了是可以教其识字的,但一定要遵守幼儿阶段孩子的这些特点,教无定法,但原则是要遵守的。在幼儿园特别是在中大班,常常会发现有一些孩子识字量很大,这些孩子其实是在经过了宝宝班、小班、中班的时候在充分“听”与“说”的基础上,幼儿园、家庭中给孩子阅读了大量的图画书,使得孩子将口头语与书面语建立了比较稳固的联系,孩子就认识了很多文字。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前如果他能认读部分文字对幼小衔接是有促进作用,但学龄前的识字过程要让孩子“自然习得”,太苛求反而会让孩子对识字产生“厌恶感”,事与愿违!

 

问题七:孩子往往就关注几本爱看的书,反反复复地讲,对于其他书则只看一、两遍就扔在一边,另外,我们现在也在寻找更适合宝宝阅读的书,希望老师多多推荐。

小林老师建议:孩子的这种表现说明第一孩子对图画书已经表现出这个阶段的喜好了,有的书他比较感兴趣有的书他比较不感兴趣;第二对于孩子反反复复看自己喜爱的几本图书这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当然孩子不会永远只喜欢那几本书,家长还是要在适当的时候用一些适宜的方法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图画书,让孩子去感受更多不同的图画书的内容和趣味。适合低龄幼儿阅读的图书其实有很多,这里小林老师就推荐几本,仅供参考:日本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共七本,和小熊宝宝丛书同一个作者,这套书是一套有游戏功能的藏藏书,家长可以与孩子边看边玩,阅读过程很有趣,相信低龄幼儿会喜欢;还有一套《米菲》系列的也适合低龄幼儿,画面简单写实,故事有趣,风格写实,是一本低龄幼儿有能力看懂的图画书;期刊我觉得《婴儿画报》不错,画面简洁,人物突出,采用儿歌的句式让孩子能朗朗上口。

 

问题八:宝宝对《小熊宝宝绘本》的书基本上都记下了,妈妈讲到这页时,宝宝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翻到下一页,怎么办?

小林老师建议:宝宝对书上的内容几本都记下了说明在之前他一定认真听妈妈讲过了,对故事内容比较熟悉,但这阶段的孩子会喜欢看自己已经很熟悉的图书,不会说熟悉就不看了。在妈妈讲到这页时,宝宝会迫不及待翻到下一页,这个现象表明:宝宝可能觉得下一页更加精彩,还有就是宝宝已经知道下一页是什么内容他要赶紧翻下去验证一下,验证之后他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与快乐。我认为我们可以成全孩子这样去做,建议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翻书,自己把握看书的节奏,鼓励孩子简单的故事或者部分内容讲出来。试试看,如果宝宝在听妈妈将一本新书时,可能就会很专注地依偎在妈妈身边听妈妈讲图书,就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