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铁路情怀】追寻“老贵昆线”记忆

(2019-01-28 09:13:26)
标签:

转载


                      【铁路情怀】追寻“老贵昆线”记忆





http://www.gywb.cn/xinwen/attachement/jpg/site2/20140326/ac220b83a154149c78ec43.jpg

贵昆铁路接轨点

    在运行近半个世纪后,贵昆铁路贵州六盘水至云南沾益段,于去年底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所有轨道已拆除完毕。

    “毫无疑问,从六盘水到沾益这段处在乌蒙山腹地内的线路是贵昆铁路的‘路之魂’,六沾老线的消失,可以看成是贵昆铁路在向我们永远的告别……”来自云南昆明的铁道迷丁目在博客中这样说。

    近年来,丁目和三个同伴,沿着车站树舍-扒挪块-荷马岭-背开柱-木嘎的顺序探访制作成纪录片《铁色乌蒙》,致敬消失的贵昆铁路六沾老线。

    本报记者再次走进这段历史,重温那段铁路上的往事……

    对住在六盘水与宣威之间的村民来说,6131/2次普客小票列车承载了他们对铁路的所有记忆。穿梭在云贵高原的大山深谷间,粗犷朴实的民风都增添了这趟车的魅力。

    “我深深感受到它的亲切,老线一停,这趟客车也就变味了。”在贵昆铁路发烧友的眼里,6131/2次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后一趟真正意义上的绿皮客车。

    在树舍站,出站没多久就可以看见一块纪念碑,碑后的草丛中埋葬着50多位为了修筑贵昆铁路而献出生命的铁道兵战士。如今铁路两旁已变成他们永远的家,尖叫的火车汽笛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

    年近50的蔡晓党,是K2317看守点的一名巡防员。他的任务是观察山体落石、洪水等威胁行车安全的自然灾害,发现险情,立即通知车站或火车司机紧急停车或封锁区间。

    蔡师傅还记得铁路上的工友们,身着黄色工作背心,每天早上七点上线,身背工具包,独行在荷背展线的铁轨上,检查线路、拧螺母、道尺测距……

    据蔡师傅介绍,荷马岭站第一任站长叫陈顺富,四川人。80年代后期,陈站长病逝前特意交代亲人,要把自己埋在荷马岭。如今,他的坟墓就在西端铁路桥头

    荷马岭车站上独自住着一位老人,她是铁路职工家属。每天来回经过的6131/2次普客列车在站上停靠时,都能见到她守着售货小车贩卖零食的身影。如今老铁路没有了,老人说她还是不愿离开这里。

    一些铁路发烧友说,记忆总归是记忆,怀旧应该让位于发展,人们应该记住的,是那些与铁路割舍不断的情缘;憧憬的,则应该是便捷的新生活……

    链接:贵昆铁路那些事

http://www.gywb.cn/xinwen/attachement/jpg/site2/20140326/ac220b83a154149c78ec44.jpg

赶集途中的山民

    贵昆铁路东起贵州贵阳,西抵云南昆明,全长643千米,于1966年建成通车。随着近年其运输能力接近饱和,政府重铺部分铁轨以便列车提速,由单线建成复线。2012年12月,新建的六沾复线在背开柱拨接,贵昆铁路六盘水到沾益区间老线退出历史舞台。

    六沾复线东起六盘水滥坝,向西经威宁、宣威等县(市),到达沾益。该线长约212.22公里,总投资89.5亿元,完工后使沪昆铁路贯通成为完整的复线电气化铁路大通道。

    高铁时代即将来临,我们是否还会想到这些拆除废弃的老铁路?

    走在这条沾益天生坝、九洞桥段被拆除废弃满目疮痍的老铁道上,昔日南来北往鸣笛飞速的热闹景象早已成为历史,留下的只有一个个张着大口的隧道和高架在河道上的桥墩,以及无法拆除的时代印记……

    这条铁路是贵昆铁路中的一段,2012年12月6日贵昆铁路六盘水至沾益复线开通运营的同时,因为改线而被拆除废弃,从此也就完成了它的光辉一生,成为历史。

    贵昆铁路自贵州省贵阳至云南省昆明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1958年8月开工。1970年12月交付运营。该线蜿蜒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地势险峻,地质复杂。该线建成后,沿线工矿企业发展很快,运量急剧增加,1980年进行电气化改造。全线隧道187座,延长80公里,桥梁301座,延长20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6%,其中昆明至沾益段利用原有铁路改建。是中国西南地区铁路重要干线,与湘黔、浙赣、沪杭三线共同组成中国南部的东西交通大动脉。

    六盘水至沾益复线铁路是我国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中沪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昆铁路增建六盘水至沾益二线,东起贵州境内的六盘水车站,西至云南省沾益县,是云贵两省的物资重要转运线,途经水城、威宁、宣威、沾益等县市。改建铁路全长212.22公里,为国家I级双线自动闭塞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是出黔入滇的主要干道。六沾二线穿越乌蒙山区,地理条件十分复杂,既有线沿江盘山西行,车速十分缓慢,故有“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的民谣。

    今年,高铁成为云南人最关注的事件之一,沪昆高铁与云桂高铁将在年底开通。云南也将进入高铁时代。

    也不知还有多少这样被拆除废弃的老铁路,以此为记。





                                  寂寞的贵昆铁路




这条本该也应当轰轰烈烈、如雷贯耳的“三线”铁路,怎么就“深锁大山”籍籍无名呢?

贵昆铁路之前完工的鹰厦铁路,全国瞩目,王震指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移山填海》纪录片。成昆铁路,从动工修建,到通车后的近半个世纪,人们依然在“热议”。深山老林的嫩林铁路,也有《向林海进军》两部纪录片、一部艺术片、一部长篇小说、一部诗集;还诞生了国防部授予英雄称号的“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更早的包兰铁路,也有画册《塞外长虹》和一本优秀通讯作品集,记载其建设过程。而贵昆铁路,别说没有最富有感染力的纪录片,连一本完整的施工技术总结、新闻作品都不曾发现。现在能见到的“历史”,多是参加贵昆铁路建设的铁道兵后辈写的一星半点儿文章。

难道是这条铁路太平平常常吗?不!恰恰相反,它的艰苦卓绝、流血牺牲,与别的铁路干线并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昨天晚上,为贵昆铁路“鸣不平”后,今晨在朋友圈看见两位铁二代——刘林林、张闽各自3次发布关于贵昆铁路建设的文章、图片,我看了眼睛瞬间发热。

现摘录其中少许文字,你看看贵昆铁路怎样一个艰难了得——

刘林林:在隧道施工中时常遇到风化层、煤层、溶洞和被老百姓废弃的旧煤井,施工困难重重。但困难吓不倒英雄汉,开工初期,山中无路可走,机械设备运不到洞口,指战员们就把机械设备拆成零部件,然后用人抬肩扛将机械运上山去。

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风化石、煤层和溶洞所造成的塌方,大家就团结一致,坚定信心,以“你塌我顶,再塌再顶”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去迎战并战胜它。

一次,担负老虎嘴隧道导坑开挖的“尖刀”一连在导坑开挖中遇到了旧煤井,造成了近30米的大塌方,导坑被拦腰截成两段,十多名官兵被堵在导坑的内侧,该连连长郝同然、政治指导员王荣舟沉着指挥,组织抢险队轮班作业抢险,不少战士晕倒了,手指出血了,但仍然坚持作业。经过一天两夜近40多小时突击拼搏,被堵在洞内的官兵全部安全脱险……

与成昆铁路比照,又如何?

张闽发了多张贵昆铁路及烈士陵园照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df7b95a31b134035a27d5f9afbb5ffa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04c286e081fb4cbd82f53fb6f2f6469f.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13bc8a8aed964a72930694a9d56eb5b9.jpeg

我今天还翻阅了铁道兵历史研究专家陈远谋老先生的《昨日铁道兵》一书,其中《难忘乌蒙行》这样描绘贵昆铁路——

1959年秋,作者陪同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考察贵昆铁路,铁道兵五师师长罗崇富向李司令员汇报工作:

“我们担负的宣威至威宁段130多公里的线路,位于乌蒙山主峰,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地质复杂,多溶洞暗河。全段桥梁隧道相连,有72座隧道、70多座桥梁和200多个涵洞,光隧道就折合37公里。为了克服地势高差,还要盘山展线二三十公里,比如在天生桥南北展线,北边有灯泡形的松林山大隧道,进口比出口低40多米,南边也有个灯泡形的木戛隧道,两个灯泡形的隧道中间就是可渡河。可渡河宽度一眼可望,可是火车得绕转20多公里才能过去。这些年来从小兴安岭到武夷山,我们一年到头钻山修路,可就是没有见过这样的高山,没有见过这样艰难的工程……”

恕我孤陋寡闻,“可渡河宽度一眼可望,可是火车得绕转20多公里才能过去。”谁能告诉我,这是不是世界铁路建设史独一无二的“奇闻异事”啊!

连身经百战铁路工程的老红军、师长罗崇富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就是贵昆铁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d3c57d88bba44e5fa2ae532e5edfb4d5.jpeg

今天,更细化介绍贵昆铁路概况:

贵昆铁路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度贵阳为1100米,水城为1800米,水城至昆明间在2000米左右。

水城至宣威为乌蒙山区,山高谷深,悬崖峭壁,地形险峻,瓦斯、毒气,溶洞、暗河密布,重点工程密集。其中,水城至木嘎段桥隧相连,工程尤为艰巨。该段线路长74公里,桥隧延长42.3公里,为正线长度的57%。天生桥桥长526米,桥墩高50米,桥下有暗河急流。梅花山隧道全长3968米,是控制全线工期的关键工程。  

铁道兵1958年投入贵昆铁路施工。当时,贵阳至树舍属滇黔线,树舍至昆明属内昆线。铁道兵六师负责贵阳至树舍295公里地段,10万民工配属施工;铁道兵五师负责威宁至下马房142公里地段,云南军区和步兵及4.7万民工配属施工;铁道兵一师负责下马房至昆明233公里地段,云南军区及3.3万民工配属施工。施工高峰期,总人数达到30万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35b526732d914b3b9d5ddd0a0b6eb1a1.jpeg

贵昆铁路进程:

铁道兵六师担任的滇黔线,19588月开工,工程重点是岩脚寨隧道,2715米长,1961年建成。19623月,国家决定安顺以西路段停建;同年6月,六师奉命调离贵州,工程移交贵阳铁路局接管。  昆明至沾益段156.8公里,原为米轨铁路,按准轨标准进行改建;沾益至宣威段82.6公里为新建。这两段由铁道兵一师施工,下部建筑于1959年底基本完成,19603月由昆明向北铺轨。

铁道兵五师担负修建的宣威至威宁段137.4公里,由于计划多变,加之滇黔线的接轨点迟迟未定,使施工受到很大影响。

水城至树舍42.2公里,为滇黔线的一段,先由铁道兵六师负责,1959年梅花山隧道等重点工程开工。1960年初线路改走金钟接轨方案,梅花山隧道停建。1962年铁道部确定滇黔线与内昆线仍在树舍接轨。1963年铁道兵五师接管梅花山至观音岩段施工任务,梅花山隧道继续施工。 

1964925日,一师从格以头接续向北铺轨,年底铺到河东站;196551日,五师从河东站接一师向北铺轨,年底铺到沙拉坪2号桥,19663月与铁二局铺轨队在观音岩大桥接轨,全线通车。党中央、国务院电函祝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9a418e8ceda94a2aab0b2c3631f7f85a.jpeg

贵昆铁路现在境况:

随着改革发展,云贵高原交通巨变,1988年贵昆铁路实现电气化,2012年建成贵州六盘水至云南沾益的铁路复线,贵昆线宣威境内217公里的线路被新线取代。

一代铁道兵将士披荆斩棘、血肉之躯铸就的钢铁大道,会在大地上留下蛛丝马迹吗?

宣威市人代会通过《关于将贵昆铁路遗址(原田坝站至天生桥段)列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议案的决议》,积极筹建贵昆铁路遗址公园、乌蒙山铁道兵纪念馆和修葺乐丰铁道兵烈士陵园。目前,有关方面都在努力,力争将“议案”早日变为现实。

亲爱的战友,我们能为此做什么?

不要您出钱,不要您出力,仅仅请您将自己,或是前辈们参加建设贵昆铁路的故事记录、传播;最省事的是动动手指,像刘林林、张闽、林建军等等热血战友一样,将“贵昆铁路”的文章多多转发。

岁月无情人有情。那些荒山野岭中被风雨侵蚀而弃用的桥隧,一定将消失殆尽。但是,在我们大家群策群力的呼唤声中,若有一座“纪念馆”出世,贵昆铁路,以及铁道兵的精神、功勋,必然成为国家永久的记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5ab22fb4f01d40829d703e99222acc7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ae1278f7b34d4cd2a915c115e7afe19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c4e1cd76293546679ed228076efb0c5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35f7964e84e24d70935a47357a68abb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9e47712e12634a16b1c8f19758604c0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d367f3c30fe84742be86e7bc051839f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f49269b31db14d50b4d97b6ea94a6df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09c89561689e42558eb54fad90629d9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be60564d1930418bbb38fb7e34e634a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29/c219218cf1384d6dba48a82f3ae3617d.jpeg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