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011-07-10 17:41: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班级

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那如何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呢?

一、率先垂范 给学生起榜样作用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 :“ 其身正 ,无令则行;起身不正 ,有令不行。”作为一个班主任,与学生融合在一个班集体内。首先就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你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效仿的对象 。对班级学生提出的各方面要求,自己一定要身先士卒。用教师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有句名言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学生不说谎话,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教师就应该先在学生面前展示出这种精神。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自己看不到自己存在的缺点,也不清楚自己的特长在哪里,缺乏自我认识,严重制约了学生个人成长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引导学生本人经过对自己不断反思和总结,得出结论,找出可突破的瓶颈,通过学习、借鉴,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才能跟上班级前进的脚步,才能不学有所成。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完善自我

自我激励是行为的内化过程,它把学生的自我目标变成持久的约束力,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到主动实现目标。这一阶段班主任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途径的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运动会、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合唱比赛、写字姿势比赛、语数知识竞赛,再加上平时的活动课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展示自我以及培养学生荣誉感的机会。一个班级的理念与班主任的个性特征是息息相关的,班主任的价值观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对于班级的荣誉,我总是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首先要超越自己,不一定要做第一,但你必须做到最好。因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成长与发展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

四、管理要讲科学方法。

管理科学就是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要让学生明白,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服务全体同学,形成好的班风,共同进步。在制定班规过程中,要发扬民主,让学生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制定出得到学生认可的班规。笔者带的班级里,违纪的学生都自觉地按照既定的班规接受处理,并且明显地一个月比一个月有进步,这是学生认同班规的结果,也实现了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作为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量做到班级事务人人做,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他们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使“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每学期,我除了通常的班级干部岗位外,增设了许多管理岗位。如: “领读员”负责组织班内同学进行早读;……班级实行“岗位负责制”,对班委干部、课代表和其他同学都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班级管理的目标,是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我们为师者不懈的追求。但是,自主管理,并不是放任自由,需要教师的指引,同学的协助,最终达成一种共识,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