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011-07-10 17:41: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班级 |
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那如何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呢?
一、率先垂范 给学生起榜样作用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 :“ 其身正 ,无令则行;起身不正 ,有令不行。”作为一个班主任,与学生融合在一个班集体内。首先就应该把自己看成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你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效仿的对象 。对班级学生提出的各方面要求,自己一定要身先士卒。用教师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有句名言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学生不说谎话,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教师就应该先在学生面前展示出这种精神。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完善自我
四、管理要讲科学方法。
管理科学就是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要让学生明白,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服务全体同学,形成好的班风,共同进步。在制定班规过程中,要发扬民主,让学生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制定出得到学生认可的班规。笔者带的班级里,违纪的学生都自觉地按照既定的班规接受处理,并且明显地一个月比一个月有进步,这是学生认同班规的结果,也实现了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作为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量做到班级事务人人做,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他们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使“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每学期,我除了通常的班级干部岗位外,增设了许多管理岗位。如: “领读员”负责组织班内同学进行早读;……班级实行“岗位负责制”,对班委干部、课代表和其他同学都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