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王家大院恒贞堡建筑群
——六月山西四日游沿途随拍(8)
我们没到王家大院之前,我以为王家大院就是一处大宅门,来到这儿以后才知道,王家大院是众多大宅院组成的两座城堡,我们之前游览了履视堡,下面就要游览恒贞堡了,“ 恒贞“的意思就是“永久保持正道”。

履视堡与恒贞堡两堡之间,有一条旱桥相连。
原来的石桥在解放战争时期被炸毁,我们现在走过的旱桥,是1988年重建的。
从恒贞堡的导览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与我们之前参观的履视堡建筑群整体呈梯形不同,这个建筑群是很规矩的长方形,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

我们从东边旱桥进入堡内的这条道,叫东二甲。这恒贞堡,才是当年王家长辈世代居住的地方,之前游览的履视堡是王家由王家两兄弟王汝聪、王汝成入朝当高官后才修建的,相当于分家单过。
恒贞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竣工,前后经历了54年,时间比王家两兄弟王汝聪、王汝成的履视堡早了六十年。居住了王家从十四代到二十一代共八代人。 这里有29座院落,依照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宅院在结构和装饰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如这家大门横匾书写:“贻谋”,两侧石楹联书刻字:“读君陈篇惟孝友于兄弟,遵司马训积阴德于子孙”。也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孝道、积德的家训。

恒贞堡宅院建筑格局和履视堡的差不多,院内布局大同小异,多数为一正两厢二进院。不同的是这里的宅院多,所以挂牌匾多一些,然而雕刻水准,明显不如履视堡精细。
既然履视堡王汝聪、王汝成两兄弟的宅院内部是王家大院的精品,我们都看过了,来到恒贞堡,导游不再做特别的统一讲解,我们也就不一个一个的宅院进去看了。 在恒贞堡我们只看外观,图片我就不发与履视堡类似的了。
目前恒贞堡建筑群,是以馆中馆的形式开放,设有力群美术馆,牛文美术馆、胡正文学纪念馆和王氏博物馆等,这场馆都挺人性化,在夹道路边,都有为游客准备的长凳。
人民美术家力群先生,是灵石县本土人,1931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从事木刻版画创作,从而成为中国新兴木刻最初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为他颁发了“金彩奖”、“成就奖”,文化部还授予他造型艺术成就奖。力群美术馆的开放,为王家大院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导游说,这条路乍一看虽然不起眼,只有3.6米宽、133米长,是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斜坡路,却被称为“龙鳞街‘’!这条路将整个恒贞堡建筑群左右分开, 我们之前看的恒贞堡导览平面图,建筑整体布局隐含了一个“王”字,眼前的“龙鳞街”就是“王”字中的那一竖。
“龙鳞街”
下坡路尽头的门楼,就是恒贞堡进出的“南堡门”。 因为我们在王家大院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游览到此,好几位旅友都没跟上导游的脚步,扬导就在这里等他们。
杨导让我们20分钟后在“堡门”上集中
,说在南堡门的门楼上,就可以看到恒贞堡建筑群的全景 。
我们一看还有时间,没有按照导游说的走下坡路,而是逆向往堡墙高处走,旅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处的风景才更美。

走到“龙鳞街”尽头向左拐,我们看到地面箭头有指示方向,从这里可通向北面的堡墙。
这的宅院布局更有观赏性,顺山坡而建,因地制宜,既有起伏错落的雅致,也有人工设计之巧妙,更有自然天助之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