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新授课教学课堂实录
(2012-02-11 16:08:04)
标签:
杂谈 |
2010年12月3日 星期四
作者:庄国民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识记常见的弱电解质。
2.能够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能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4.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事物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具准备: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仪器和装置一套。
0.1 mol·L-1的HCl、NaOH、NH3·H2O、CH3COOH溶液和H2O。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老师引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我们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它们中都包含了哪些类别物质?
[学生回答]
电解质就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常见的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就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老师讲授]
掌握这两个概念要注意几个关键的“字”、“词”,即“或”与“和”,是“化合物”,当然也是“纯净物”。这一节课我们还将学习与电解质有关的两个重要概念,这就是同学们已经预习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以及与它们有关的离子反应。
[板书示标]: 教学目标: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离子反应的本质
3、离子方程式意义和书写
(评析:复习引课不能扯得太远,要简洁明了,由于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较多,引课冗长,易造成在新授课的时间上的不足)
[板书] 离子反应
我们首先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板书]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这里有四瓶电解质溶液,它们分别是0.1moL/L的HCl、NaOH、NH3·H2O、CH3COOH溶液。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按我们课本上的要求做这个实验,请大家观察四个灯泡的亮度并思考原因。
[活动与探究]在4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HCl、NaOH、NH3·H2O、CH3COOH溶液。接通电源,观察四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否相同(灯泡的亮度)?并分析原因。
[学生回答]:HCl、NaOH溶液的灯泡明亮,NH3·H2O、CH3COOH溶液的灯泡暗。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学生回答]:电解质溶液靠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可能它们的离子浓度不同。
[教师]:分析的很正确。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HCl和NaOH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板书]:HCl = H+ +
Cl-
[教师]:NH3·H2OH和CH3COOH的电离是不完全的
[板书]
CH3COOH
[教师提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掌握这个概念,我们应注意哪些关键的词语呢?
[板书]: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2.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如NH3·H2O、CH3COOH等。
[教师提问]:哪些物质是强弱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呢?
1、强酸:HCl、H2SO4、HNO3 强电解质:
|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弱电解质:弱碱:NH3·H2O 水(H2O) 极少数盐 |
[教师提问]: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哪种类型的电解质? 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教师讲授]: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CH3COOH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评析: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很好的预习,所以对强弱电解质的区别能够依据课本内容叙述出来,但课本的表述比较肤浅,所以对于象碳酸钙、硫酸钡这样难溶的物质,往往会依据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误认为是弱电解质,醋酸易溶于水而误认为是强电解质,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点拨)
[过渡]:电解质在水中电离后在水溶液中反应情况如何呢?比较上一节的Na2CO3与Ca(0H)2反应和Na2CO3与CaCl2溶液的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从方程式上看,生成的NaOH和NaCl在溶液中都是完全电离的,仍然和原来一样,以Na+、Ca2+、Cl-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Na2CO3溶液与Ca(0H)2溶液以及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间的反应其实质上就是Ca2+与CO32-的反应,我们把象这样离子之间所发生的反应称之为离子反应.
[板书]二、离子反应
[教师提问]:同学们经过预习知道到底什么是离子反应?
[学生回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板书]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教师提问]:离子反应是如何表示的?
[学生回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教师提问]:什么是离子方程式呢?
[学生回答]
离子方程式就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的式子。
[教师讲授]:象上面的两个反应我们就可以用
那么应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同学们经过预习,书写离子主程式主要有哪几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分四步进行,以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为例说明:
[板书]: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老师小结]:
1.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气体、单质仍写化学式。
2.沉淀物要用“↓”,气体物质要用“↑”符号标明。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或易挥发性物。
完成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请四个组各一人)。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4)、锌和稀盐酸反应。
[总结]:
(1)、H++OH-=H2O
(2)、H++OH-=H2O
(3)、CO32-+ 2CH3COOH =2CH3COO-+ CO2↑+H2O
(4)、CaCO3+2H+ =Ca2++CO2↑+H2O
[分析]:以上(1)、(2)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OH-= H2O ,所以说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同一类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
[板书]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同一类化学反应。
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或易挥发性物。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完成学案上的“小组合作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2)氯气溶于水
(3)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
(4)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3、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尽可能多写一些)
H++OH—=H2O
2H++CO32—=H2O+CO2↑
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学习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义,还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其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一难点,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能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将为化学学习带来众多方便。请同学们加强练习,尽早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
布置作业:课本57页第7题
板书设计: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同一类化学反应。
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或易挥发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