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铜陵市黑沙河的变迁
(2016-03-26 16:22:54)
标签:
转载 |
黑沙河的变迁
要说长江路的发展变化,就不得不说一说黑沙河的变迁,因为它们之间的关联太密切了。
黑沙河原是一条天然河流,它起源于天鹅抱蛋山和大铜官山之间,延着市区中间,紧挨着长江路一路平行向西,在现在的步行街处一分为二,一南一北,注入长江。全长4500余米。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期,铜官山选矿厂建成投产,为了排放含有大量尾沙和其它物质的选矿废水,铜官山矿工程处派民工将这条天然的小河进行了人工拓宽,加深和修整,并切断了在市区中心分叉的支流。河流主要用来排放工业废水和市民的生活污水,因水中含有大量的黑沙,又因河水呈黑色,所以人们便称这条河叫:黑沙河。
黑沙河呈全开放状态,河面的宽度5至10米不等,两边是不规则的土坡,长满了杂草。这条河流自1951年开始排放黑水,几十年来就一直未间断过,乌黑腥臭,数十米之处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这条河除了排放黑水之处,还成了市民倾倒垃圾,倾倒大小便的地方,所以又是老鼠,蚊蝇孳生的场所。由于河水中含有大量的黑沙和垃圾,故而河床不断地升高,河道经常堵塞。每逢下大雨,河水便会漫出河道,随着马路到处乱淌,还经常淹没一些临街的商店和居民住房。黑沙河已成了我市污染最严重,最不雅观的排水沟,人们称它为“铜陵的龙须沟”。
“龙须沟”污染环境,妨碍市容,传染疾病,影响人们健康,广大市民对其恨之入骨,曾多次投书市委,市政府及新闻单位,强烈要求予以彻底治理,造福铜陵市民。
1972年,市财政局看上了刚建成不久的百货大楼马路对面的一块宝地,将义安路以东的一段长约150米的黑沙河进行了治理,将河沟的两边用片石砌成宽3米,高2.5米的“沟傍子”,上面用预制的水泥板盖上,在这段河沟上建造了财政局大楼,楼上作办公室,楼下供市工商银行,市医药商场使用;1974年,市政府成立了“黑沙河治理改造指挥部”,开始了对黑沙河的全面治理改造工程。1975年,对黑沙河的上段(从解放东村至市财政局大楼处)进行了初步治理,砌筑片石渠道1500余米,上面加盖水泥盖板,使明沟变成暗沟,渠宽2.2米至2.5米不等,坡度为千分之十至十三。
1981年8月31日,市政府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责成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投资对余下的河段进行改造。根据市政府的要求,1983年9月,市规划局拿出治理方案,于1983年冬和1985年秋,分两期完成了黑沙河中、下段的改造治理工程。
从义安路到淮河路段为中段,全长970米,改造后的这段作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成为“水在下面流,人在上面走”的商业步行街。如今商业步行街已成为广大市民购物休闲的理想之处,当人们徜徉在这条街上时,有谁还会想起这条街道的下面就是当年那条令人作呕的“龙须沟”呢?
说到这里,我再说一下前面提到的在市区分叉的黑沙河的支流,这条沿着长江西路南边的那条小水沟,被切断后变成了一条“死水沟”,沟边上也是杂草丛生,蚊蝇孳生。1978年市政府便投资将其改造,填平臭水沟,种上花草树木,再建几处景点,安放一些雕塑,小品等。这就是今天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风景如画的长江西路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