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bmiddle/74ee01c9gc384046c19f4&690°』" TITLE="『梁山英雄里谁最不招人喜欢 °』" />
梁山英雄里谁最不招人喜欢 °
文/慕容仙儿
吴用,字学究,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三。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别看吴用表面看起来风光,人人尊敬,其实,梁山英雄里最不招人喜欢的,要数三把手“智多星”---
吴用了。吴用看似足智多谋,其实才疏学浅,且喜爱卖弄,心胸狭隘,为人歹毒。
《水浒传》对吴用没有多少好言语。笫十三回,吴用出场,作者写道:“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粱头巾,此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似秀才”
便是不及秀才,“桶子样头巾” 隐喻其“饭桶”, 表字“学究” 也不是好词儿,“加亮”
更是揶揄之辞,谁会比诸葛亮还有智慧呢!
吴用做三把手,首功是用计劫夺生辰钢,让梁山集团发了第一笔大财。此计看似精妙,其实漏洞百出。一是此计把全部的希望系于对方必来饮酒,若是负责押运的杨志一伙都用心,内部有纪律或管理得好,比计便不好使;二是行劫的七人全无化装,一旦出事,官家可以迅速破案,后来的情景果真如此;三是用人不当,白胜骨头软,一被抓便招供。吴用一介白面书生,也扮作贩枣的,举报人何清当时就看出破绽。此案迅速被官家查清,吴用作为组织者和策划者,行动的不周全之处太多。
http://s7/bmiddle/74ee01c9gc383fbf06c36&690°』" TITLE="『梁山英雄里谁最不招人喜欢 °』" />
此后,吴用用计也破绽百出,费大力气邀来过去兄弟萧让、金大坚,做假文书救宋江,被黄文炳识破;一打祝家庄,吴用不曾想出一计;二打祝家庄,吴用也没有甚招数;三打祝家庄,也是人家内部生乱,才大功告成。论破妖术,吴用不及副军师公孙胜;讲阵法,他甚至赶不上后来得了天书的宋江。这等水平,还号称“加亮”,自以为比诸葛亮更有韬略,真是狂妄至极。
一个才力不足又要强行出头的军师,在一个团队里,就只能耍弄权术。他把公孙胜排挤到卢俊义为伍,将神机军师朱武放到地煞星之列。而且,用起计谋来,毫无章法,不讲道德伦理。
他骗卢俊义上山,害得卢家破人亡;拉朱仝入伙,又滥杀无辜;见王伦无助,便激林冲杀之;看宋江得势,就背判旧主晁盖。这等为人,与诸葛亮有天壤之别。粱山也是个小社会,各路英雄,三三两两各有自己的朋友,独不见吴用有知心的朋友,这等人,谁敢与他做朋友,
宋江和吴用之间的合作始于三打祝家庄,只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宋江对于吴用的态度是信任。宋江和吴用合作之前有一次预演,就是江州劫法场。晁盖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表现出过高的派兵布阵的天赋,基本上一切都是吴用的安排。
但是在这之前吴用出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就是传假信。由于他的失误,导致了宋江差点丧命。宋江可能会在以后的印象中留下对于吴用的一个不好的印象,所以我们在之后两汉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之中,很难看到除了宋江之外有人做指挥的情况,除了攻打大名府那次。
http://s1/bmiddle/74ee01c9gc25c0b5f2770&690°』" TITLE="『梁山英雄里谁最不招人喜欢 °』" />
或许你会说宋江专权,但是这里面我想还应该有一层实在是没人可用的感觉。梁山上能够参与军事会议的人里面,宋江心中是有数的。
吴用虽然是名义上的军师,但是才能上不行;公孙胜神秘感太浓,只言片语不说,宋江知道他也不会提出什么意见;朱武应该是不被宋江信任的,而且在才能上也确实不全面;萧让、裴宣、蒋敬,这些人其实都是参谋一级的人物,甚至说是没有资格参与最高军事会议。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宋江身边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帮手的。
吴用这个人大智慧没有,小计谋一堆,善于玩劣等伎俩,作为军师来说,它实际上是失职的。但是作为宋江来说未必这么看,他对于自己军事上的能力是很有自信的,这从他亲自指挥的几次作战能看出来。那么也就是说,宋江不希望在军事上有人和他分权。
吴用这个人对于这一点看得很明白,所以他自动的选择了帮助宋江搞人事的位置。宋江对于吴用的表态肯定是满意的,所以我们能看到宋江成为山寨之主之后的一系列人事安排,宋江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作为梁山上最具有大智慧的公孙胜来说,对于这个问题看得十分清楚,所以公孙胜自然不会主动走进是非之地。卢俊义上山之后也没有表现出对于山寨权力的过多在意,这就让宋江能够在招安的问题上有施展自己愿望的空间。
http://s2/bmiddle/74ee01c9gc25b36dfa5a1&690°』" TITLE="『梁山英雄里谁最不招人喜欢 °』" /> 在这个问题上,宋江和吴用之间还是有分歧的,因为宋江主张无条件的招安,不想抵抗,吴用希望打一打,让朝廷知道梁山的实力。这得说一下,宋江是个士大夫的形象,首先说的还是个“忠”,如果有条件的招安的话,在他看来实际上是对于“忠君”这个概念的违反。但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同意吴用的主张,这倒未必是因为吴用说的有道理,而是梁山上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已经和宋江自己的主张形成了对抗。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其实能看出吴用的水平确实很低,因为吴用实际上并没有看出问题的实质——不是显不显示实力的问题,而是一定要招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讲条件,在当时的情况下,所能得到的结果就是朝廷在招安之后必定要进一步分化梁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梁山的作战其实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因为已经无所谓胜负了。
宋江到最后也对于吴用并不是完全接纳。征方腊之后到宋江中毒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能说明一个问题。其实宋江毒死李逵不是一句不放心那么简单,而是他舍不得李逵这样一个人在他离去之后收到世俗社会的伤害。那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其实并不担心吴用,他认为吴用能活下去。
吴用初上梁山,王伦无意接纳晁盖一伙,吴用就挑唆林冲火并王伦,帮助晁盖夺取了老大的地位。宋江上山后,吴用见宋江势大,见风使舵就抛弃晁盖改投宋江,并协助宋江架空晁盖,在晁盖死后,临门一脚送宋江坐上老大位置。而在宋江引卢俊义上山,试图为晁盖遗言解套时,吴用处处领会宋江的意图,配合宋江把卢俊义定死在二哥的位子上。
当然,吴用以低微的出身,在梁山上始终保持老二、老三的位置,在团伙中担任军师,自然有其过人之能。吴用的手腕和阴谋诡计在梁山上除宋江外无人能敌。一句话,知识分子玩阴的,还是够狠。。。
真诚感谢华夏名博圈子的倾情推荐。
http://s6/middle/74ee01c9gc1777f0d8045&690
我的圈子
一世浮华。
同名交流群:236466494
原创文字,拒绝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