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2020-11-30 07:44:56)
标签: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

要路沟村

虎神枪碑

木兰秋狝

围场七碑

分类: 遗迹:石窟碑刻

永安湃围场殪虎诗碑,是围场七碑中最难找寻的一块。它的具体位置是在半截塔镇要路沟村西北四公里的沙山顶上。两年以前,水泥路还只铺到下三号村,再向北2公里是河谷沙地,由于此地生态环境早在清朝中期就开始恶化,土壤沙化严重,家用轿车很难开进去。不过正应了笔者在《开篇》中那句“访古要趁晚”,如今水泥路已经延伸到了四号村后山脚下,也就是修通了访碑专线。车行至四号村西北侧水泥路尽头,然后拾级而上,约五六百米后就到了山顶。石碑就在一棵古松的映照下,显得十分壮观。松树树龄二百多年,是棵“神树”!

永安湃围场殪虎》诗描述的背景是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九月,乾隆皇帝正在永安湃围场展开一次狩猎行动,厄鲁特等部首领们随从。忽然,有士兵报告有老虎出没,乾隆帝策马驱驰,一路追去。这时,那只老虎失去了险要位置,卧伏在浅草坡处。隔着山谷,乾隆帝下马端详了一阵地势的高低,举枪一射,那只老虎当场毙命。跟随射猎的少数民族首领们,无不咋舌脱帽,纷纷称赞圣上的枪法。不无得意的乾隆皇帝,作诗记述了这件故事。

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皇帝又写下《永安湃围场作》诗,刻于《永安湃围场殪虎》诗碑的另一侧。在这首诗中,他说围中鹿少才见一,可见当时木兰围场内的野生动物已经很少,围场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了进一步破坏。如今的殪虎诗碑是残片拼接而成,碑所在的沙山也得到了一定整治,山上种植了抗沙灌木。

 

附:《永安湃围场殪虎》诗

白沙翠柏山四周,国语永安名永重。林天石海滂湃披,北人使马如舟师。陆离淫裔张鱼丽,藏幽伏莽毋或遗。猎虞报有虎伏山戏,遂往殪之率次飞。要遮前后缘坂嵎,威不可当曳尾驰。失险遽卧浅草坡,隔谷下马相高卑。虎神抢一发毙之,厄鲁回部胥扈随。咋舌脱帽饮服其,此亦偶然何足奇。先是射鹿命灸炊,藉草为席树为帷。割尝遍赐染指谁,君臣和乐逮海涯。灵器世守皇祖遗,兑弋和弓竹矢垂,同珍其谁曰不宜?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木兰围场七碑行·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