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5·彭公馆(省保)

(2018-05-06 08:52:25)
标签:

辽阳彭公馆

彭贤

辽阳民俗博物馆

东北四合院

分类: 古建:城市乡村

彭公馆是东北地区保存完整、建筑规模宏大、最具特色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之一。自1985年起辟为辽阳市博物馆,2009年辽阳博物馆新馆建成,今改为辽阳市民俗博物馆。

彭公馆主人彭贤,字相亭,原籍辽宁新民。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后因父亲去世,家境清贫,便辍学到信和粮店当学徒。据说,彭贤的父亲彭万荣曾与张作霖换过贴。当张作霖升任27师师长时,就把彭贤带到沈阳,安置在军需处,任少校军需官、中校军需官。并在张作霖私人开的三畲栈负担监理责任,极受张作霖信任。曾任东三省官银号会办,总稽核、总办,张氏边业银行总裁。后回辽阳养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成立伪满中央银行,日伪政府任命彭贤为总裁,但彭贤未上任,每月将汇来的总裁薪俸都原封退还不受。1949年后迁居北京,1959年因病逝世。

兴建彭公馆的缘由,有的说是张作霖为笼络彭贤而建,也有的说是彭贤妻子让彭贤建的。彭贤妻子是辽阳人,希望彭贤在辽阳城里建一座府宅居住。于是,彭贤在辽阳城东购地,从1921年开始营建,至1923年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即今天人们眼中的彭公馆。

彭公馆除临街门房及观花厅外,总体上采用中轴线两侧房屋对称分布的方法进行布局。中轴线正南处为砖雕字八字形照壁,经垂花门、中院明间到达三进院。与此同时,风水勘舆的思想在彭公馆的建筑中也十分明显。住宅的字,古有选择之意,《释名》: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所谓吉处,即风水好的地方。按勘舆说,东南方为吉向,因此,彭公馆正门没有选择在正南,而是选择了东南角,寓示着紫气东来,有望气迎祥的含义。

另外,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在彭公馆的建筑中也有所体现。在垂花门上的装饰有各种树木及花卉,传统的古建筑一向以木材为主,由于木材易燃烧,所以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五行中所谓的金生水的思想,即在一些木构件上采用金属制品。在房屋上相克最常见的是水克火,因此,为达到防火目的,一般在殿堂内的顶棚,即藻井上,往往绘以水草一类的图案;房屋正脊两端往往饰以鸱尾形饰物或在悬山式屋顶部分饰以悬鱼形饰物,因鸱、鱼都是水生动物,既起装饰作用又寓意着克火的思想。藻井、房屋正脊不少水草和鱼形饰物,其色泽亮丽明快,造型优美传神。

实际上,彭公馆的建筑工艺也十分考究,是这一时期东北地区木作、石作、瓦作、彩绘等工艺的精品。据相关资料记载——彭公馆的门窗及内装修十分精细。以门窗为例有多种类型,包括格扇门、棋盘门等,尤以棋盘门最为复杂,多由上槛、下槛等组成,可谓名称繁多;窗户多为方窗或花窗,纹饰多为步步锦或冰裂纹,山墙处窗户多设窗龛或披水。檐下雕刻多以雀替、卡子花为主,十分精细;室内装修主要以碧纱厨、落地罩和多宝格为主,这些木作既是内部陈设,又能起到避风、阻隔寒暑的作用……

彭公馆的石作工艺显示出民初雕刻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艺术表现力上都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其石构主要包括角柱石、徒板石、阶条石、垂带等等,尤以倒坐明间门枕及观花厅的石作最为精细,给人以庄重、古朴、细致的感觉。

彭公馆砖墙的施工方法,大致可分糙砌淌白、丝缝干摆三种方法。糙砌,一般只求砖料完整,不必加工;淌白、丝缝,其砖料非但要求质地致密,轮廊整齐,还需要经过适当加工方可垒砌,灰缝一般不可过宽;干摆,所用砖料需加工砍磨,垒砌时需要特别注意平直程度,棱角有不合缝处,随时打磨平齐,然后铺灰做实,从外表看,砖块之间不露灰缝,故名干摆。这三种方法的应用,足见彭公馆的瓦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彭公馆的彩画工艺,是将起黏结作用的桐油熬熟,加入土子、密陀僧等催干剂,以增加油的干燥性能和光亮度,配以银朱、章丹、红土、烟子以及各种着色颜料和采用金箔等进行彩画。彩画的主要程序包括对木料用刀刮平刮净,令表面大体平整,再使用混合剂涂布三至七道,对于易受雨淋的地方可施线麻、苎布,以求这一层坚固耐久。每上一道灰都用砖、瓦打磨一遍,有二麻五灰,或一麻四灰等做法。彭公馆的彩画风格为典型的苏式彩画,梁枋彩画不用龙凤而采取了一些写实画题,如各种花卉、动物、字画、器皿以及山水、人物故事等,手法娴熟,处处体现出北方匠人非凡的艺术造诣。

在彭公馆的墙壁上有几处镶嵌瓷画十分精美。这些瓷画均按照一定要求,事先绘制并烧成小块,待镶嵌时组合拼装,其内容一般按房屋功用而定,如前廊两侧对称绘制鹤鹿同春镶嵌瓷画,表现出彭家福寿安康的豪宅气势。内宅两厢廊心绘制渔樵耕读图,表现出彭家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这些镶嵌瓷画的点缀,给彭公馆这座四合院建筑赋予了一定的思想主题。

不能不提及的是,尽管彭公馆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但其间又流露出中西合璧的特色。比如,中院的正房,前面窗子的样式为中式,而后面的窗子样式则为西式,一些瓷画的风格也呈现出西式特点。

彭公馆这座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四合院建筑群,无论其造园思想、建造手法以及多种工艺都堪称杰作,为我们研究民国时期的东北四合院以及官宦的居住观念和生活起居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成为我们品味东北四合院的活化石。(摘编自《辽阳彭公馆》http://www.yuanlin.com/gujian/Html/Detail/2014-8/13571.html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辽5·彭公馆(省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