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林村淳慎郡王家族园寝新发现(5.21重走房山清代王爷坟)

标签:
董家林村王爷坟淳慎郡王弘璟贝勒永鋆墓琉璃河大桥碑林龟趺座杂谈 |
分类: 墓葬:王公贵族 |
笔者最早在2015年国庆期间寻访过位于琉璃河大桥北岸的贝勒永鋆墓螭首龟趺碑,而后又因到访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而去过董家林村。位于董家林村的清代王爷坟共有两处园寝,分别是淳慎郡王弘暻园寝,和其子贝勒永鋆园寝。淳王这支始于淳度亲王允佑,其墓在河北易县。至第二代弘暻始,选墓在董家林村。然而时代变迁,董家林村的这两处园寝已经被全部捣毁。唯一完整的遗存就是永鋆墓的一通断碑,以及零散的砖石件。
由于当时董家林之行比较仓促,重点是博物馆,所以并没有对王爷坟做细致调查。至此次董家林之行专门寻访王爷坟遗存,不仅确定了两处园寝的方位,而且还有了重大发现。这也让很多寻访过董家林淳慎郡王弘暻家族园寝的前辈们惊讶。原来这里还保存着巨大的石刻构件!在村内打听王爷坟时,很多中年的村民都表示了解。虽然这两处园寝今天已经荡然无存,但在几十年前并非这样。他们很多年过五旬的人小时候都见证过王爷坟的变迁。
虽然清代王爷坟在清亡后都经历了子孙拆卖、军阀土匪盗掘。但是巨大的石件、宝顶、地宫这些建筑都不曾遭到严重破坏。董家林的这两处王爷坟,淳慎郡王弘暻园寝在西南,贝勒永鋆园寝在东北,两座园寝相距不足一里。在文革中,村民集中到一起捣毁王爷坟,重新打开了地宫大门。在采访对象中,有几位亲自参与了破坏。
据他们描述,弘暻墓比永鋆墓大很多,尤其是弘暻的墓碑,有七八米高。弘暻园寝内只有一座大宝顶,福晋们居左右两侧未起坟。在挖开地宫时,他们发现里面有很深积水,棺材板则漂浮在水面上。墓室四壁有四根铁链垂下,似是悬棺。经历此次破坏,园寝的大宝顶被彻底铲平。而弘暻的墓碑也被当时的村委会卖给了北京的一家石料厂。永鋆墓遭遇与此大体相同,只是石碑被埋在了土下,在两千年初又被挖出来移到了琉璃河大桥桥头。
在村内,笔者还发现了一些零星碎石和青砖。经过打听还得到了弘暻墓尚有遗存赑屃龟趺的消息。于是按图索骥,在一个村民家中找到了这块龟趺。让人意外的是,这块并非村民口中的“龟屁股”,而是仅缺少头部的完整“龟身”。除龟趺外,村民院中还有三分之一水盘底座,宽就达到了一丈,可见此前这块碑的确十分巨大,要高于其他很多亲王坟,不知为何故。龟趺以外,还留有柱础石几方。应是淳慎郡王弘暻墓最后遗存了。而两座园寝现址已经成了小树林,基本未建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