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233•大工村的高时明墓

标签:
明朝太监墓海淀区大工村高时明墓野地宫坟寺杂谈 |
分类: 墓葬:仕宦散人 |
高时明墓颇有些名气,在前年游大觉寺时就知道有这么一座太监墓位于水库下方。但是一直以来都觉得进山之路颇为艰辛,所以一直拖着没有去。这次与三位老师一起,主要的目的就是探访高时明墓。从大觉寺西南后山一直沿防火道向大工村方向走,墓在村西南。此时大工村已经拆迁了几年,村内一片废墟。高时明墓在水库下方,离地约七米高度。当走进这座太监墓时,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其规模应该大于田义墓,而且全部条石砌就,后墙的巨大壁龛十分抢眼。是笔者见过最大最豪华的太监墓地宫。在高时明墓地宫南侧还有一座太监墓地宫,目前还留着南侧墙壁、壁龛和门框部分。可知该墓在当年修建水库时被拆毁,其南墙被借用做水库池壁,位置并没有移动。网友所有的水库修造用了很多古墓石材,大抵是出自这座墓。所以说此处当年至少有两座墓。
明代《酌中志》记载此墓墓主为明代末年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该书云:高时明自营坟地于大觉寺山场,“其名曰九龙山,点穴托昭吕修造。”书中所说“昭吕”,姓丁,昌平人。丁昭吕颇通堪舆之术,他在京西踏勘,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选为高时明生圹。高时明,永清人,初名永升,赐名时明。据《永清县志》记载,他十五岁入宫,掌司礼监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高时明见大势已去,自焚身亡,“其徒魏国征等拾骸骨于灰烬中,葬西直门外七十里九龙山,客城孙奇逢表其墓。”记载表明,高时明的确葬在九龙山(今大工村)。经考证,高时明的宅第位于西直门内,此人崇奉道教,对养生学造诣颇深,还撰写了一部有关养生的书,书名为《一化元宗》。因此,时人称其为“一化元宗先生”。“一化元宗洞主”确切无误告诉后人:此为高时明墓,并非刘瑾墓。
从上文引述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高时明墓的来龙去脉。因当年修建高时明墓工程巨大,所以大工村由此得名。而在大觉寺后山附近的那座无名大宝顶(见前文),也曾传墓主是当年修建刘瑾墓的工匠。当然这里并没有什么刘瑾,刘瑾是被凌迟处死的。而那座宝顶笔者也有论述,不可能是工匠身份能够享有的。至于这高时明,既然是明末太监,居然还能为自己兴建如此巨大墓室,也让人疑虑重重。也如其他网友记载,高时明墓地宫果然没有发现棺床。高时明的骨灰应该安放于墓室后壁壁龛内,而壁龛还有石门轴遗存。但是高时明生前为自己营建陵寝时,绝不会想自己会落不得全尸,所以起初墓室应该是建造了棺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