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68•清初一品大员伊桑阿墓(市保)

标签:
伊桑阿墓皇后台村清代大臣墓房山现存清墓 |
分类: 墓葬:仕宦散人 |
伊桑阿墓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皇后台村南,乘坐房15路公交车到皇后台村站下车北向即可见到。笔者造访伊桑阿墓时,其墓仍显荒凉,石牌坊后两通龟驮碑立在一片高粱玉米地中,南侧华表已经倒地折断。伊桑阿墓坐西朝东,面向黑龙潭背倚缓坡,风水甚好。原墓规模甚大,至今进入村子的南北向公路恰好将伊桑阿墓神道切断,已经不复当年的壮观之势。伊桑阿墓经三百余年时间,地上木构建筑尽已毁坏,不过最大的一次人为破坏还是发生在70年代初的文革期间,所幸地下墓室并未被掘开。关于伊桑阿墓的介绍,百度百科上介绍得比较详尽和准确,这里笔者引用一番权当介绍。
伊桑阿墓
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皇后台村的伊桑阿墓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墓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原有三合土宝顶三座,毁于70年代初。墓室未被破坏。墓前有华表、石狮、牌坊、碑记,均保护较好。伊桑阿墓石牌楼坐西朝东,采用汉白玉石料,五门六柱,面阔21米。方形通天柱上浮雕层层云朵。牌楼单排多柱,建造精致,斗拱上承正楼、次楼、边楼、夹楼。其牌楼特点不光是造型气派,布局也很别致。与其它牌楼不同的是:一般的牌楼都是四柱三门,它却有六柱三门两影壁。其牌楼的三个门槛上都有栽栏杆的方孔,此牌楼门中原有石栏杆,现在已不见踪迹。其冲天柱的柱头上刻满了云纹,更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据传说这位大学士精通易理,擅长卜筮算卦,是个慧眼通天的人物。伊文瑞生前死后均受皇帝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伊桑阿墓石刻众多,在石牌楼的前面有华表1对、石狮1对,还有碑石等。最前面的1对华表都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底部须弥座呈八角形,须弥座的上、下枋和束腰部位,雕刻着仰覆莲花和云朵。座上置八角形石柱,柱顶蹲坐望天吼,昂首翘尾,雄壮威严。华表后面是2座石碑,即伊桑阿墓碑,螭首龟趺,通高4.8米,宽12米。额心篆书“御制”二字。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
伊桑阿,伊尔根觉罗氏,清初大臣。顺治十二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累擢内阁学士。康熙十四年,迁礼部侍郎,擢工部尚书,调户部。时吴三桂踞湖南,廷议创舟师,自岳州入洞庭,断贼饷道,命伊桑阿赴江南督治战舰。明年,复命偕刑部侍郎禅塔海诣茶陵督治战舰。二十一年,黄河决,命往江南勘视河工,以布政使崔维雅随往,维雅条上治河法,与靳辅议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