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元美术协议费”想到的
(2022-07-04 16:33:11)昨晚接嘉禾放学,小婷妈妈见我第一句话就问我:三元的臧老师给我打电话了吗?
没有啊,什么事?我问:
哦,臧老师说要交一个专业保过协议费29000元,她考虑很久觉得太贵了,压力太大。
我告诉她,实在不行,去普通班一样,关键是自己知道努力就可以,三元学校这边虽然我认识校长,但学校规模这么大,都要有管理和规定的,我实在无法开口要求人家(三元校长)搞特例,小婷妈妈也表示理解。
翌日,中午回家看见小婷也在,看她情绪不高,我就猜到几分,没想到,我不开导还好,开导完反而哭的越发起劲,我也只好作罢,待两人走后,我拨通了小婷爸爸的电话,小婷爸爸过后给我打回来。
和小婷爸爸说了我的意思后,对方表示小婷太不懂事了,他现在经济这么紧张,还要买平板电脑,协议费又要交29000元,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他现在在一家烧烤店做烧烤师,工作到凌晨3点,回家洗漱休息就到4.5点了,天天手切羊肉,手切的都麻了,她想什么就是什么,一点也不考虑实际情况......。听他絮絮叨叨的述说,我作为父母太理解他此刻的感受,话多无益,我安慰了他几句,匆匆挂掉电话。
骑车至路上,我陷入沉思,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能教育出懂感恩的孩子?
俗话说:穷养儿,富养女。到底什么是“穷”?什么是“富”?什么该穷?什么该富?
“穷”如果是物质的匮乏、清贫,还不是最可怕的,而精神世界的贫瘠才是最可怕的,我作为一个70后,经历过清贫时期,虽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但对于那段物资匮乏的日子也是刻骨铭心,但让我更难忘的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爸爸居然还买了手风琴、相机。这样即使没有老师教,我居然也把手风琴拉的有模有样,欢快的琴声也给我清贫的童年平添了一丝色彩。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可以“穷”物质,而不能穷精神穷思想。
“富”不是单纯物质的满足,物质的过度满足只会让她的欲望无休止的增长,而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大发脾气,让自己的坏情绪肆意蔓延。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会让她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情绪。
时时控制她的欲望,告诉她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不是无条件的满足她。或许世间会少一些不懂事的大“婴儿”,多一些懂得感恩的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