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民禄
曹民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43
  • 关注人气:2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游陕西紫阳文笔山悟真观

(2016-07-09 14:48:00)
分类: 美景图片

云游陕西紫阳文笔山悟真观

 云游陕西紫阳文笔山悟真观 (2016-07-09 10:09:21)
 
http://s6/mw690/0041w05kzy736XN2ORn55&690

http://s3/mw690/0041w05kzy736XN2XE642&690

http://s15/mw690/0041w05kzy736XN2X5Yfe&690
文笔山公园
http://s12/mw690/0041w05kzy736XN2ZKjcb&690

http://s9/mw690/0041w05kzy736XN2Phe98&690

http://s15/mw690/0041w05kzy736XN8pf87e&690

http://s6/mw690/0041w05kzy736XN9iMR85&690
文笔山上矗立着高大的紫阳真人张伯端塑像。后面矗立在山顶的阁楼为紫阳阁。
http://s2/mw690/0041w05kzy736XN9gJPc1&690
向着紫阳阁楼继续前进,要去悟真观必先到达紫阳阁。紫阳县,紫阳阁,紫阳就得名于紫阳真人张伯端,全真道紫阳派祖师,字平叔,号紫阳,人称(悟真先生),又尊“紫阳真人”。
http://s5/mw690/0041w05kzy736XNeRxi24&690
登上紫阳阁,从这里可以纵览整个紫阳县城风光。
http://s16/mw690/0041w05kzy736XNh3Ubcf&690
紫阳县这座小城,层峦叠嶂,稳坐汉江江畔。
http://s2/mw690/0041w05kzy736XNkbBf41&690
汉江南岸的文笔山,是道教文化主题的公园风景区。
http://s6/mw690/0041w05kzy736XNmf3L25&690
任河与汉江交汇之处。
http://s6/mw690/0041w05kzy736XNmzMp45&690

http://s15/mw690/0041w05kzy736XNnZyC4e&690

http://s11/mw690/0041w05kzy736XNppH4ba&690

http://s16/mw690/0041w05kzy736XNujgjff&690

http://s9/mw690/0041w05kzy736XNuSjm48&690

http://s7/mw690/0041w05kzy736XNvmPs86&690
参观完紫阳阁,转向后山的悟真观。
关于紫阳真人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张伯端曾为幕僚。据清·仇兆鳌《悟真篇集注》卷首“陆彦孚记”,张平叔“少业进士,坐累谪岭南兵籍”。治平中,曾随龙图公陆诜“师桂林”,并“引置帐下,典机事”。陆诜“移他镇,皆以自随”,最后陆诜“薨于成都”。平叔“转徙秦陇。”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主要成就
1、创作道家养生功法《悟真篇》,总结北宋之前的道家内丹思想,为丹道集大成之作;后信奉佛法的雍正将其所撰的《悟真篇》后篇改编编入《御选语录》中。自北宋以来,《悟真篇》历受学者推重。但佛者、近佛者,多加曲解,甚至臆改本文,以致各本真伪并存,文字颇多出入。
2、《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张紫阳八脉经》、(《长生要义》已佚)
其中《青华秘文》是后来的乩笔,与《悟真篇》作用不同,不能算为其本人著作。
其中,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 1075年)撰写的《悟真篇》,以《阴符经》、《道德经》为两大理论依据,“略仿《参同契》”(清·朱元育的《悟真篇阐幽》),全书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道臧精华录》谓:“是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
该书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同被尊为道教的“丹经之祖”。全书由诗词歌曲等体裁写成。其中七言律诗一十六首,七言绝句六十四首,五言四韵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又一首)、和七言绝句五首,以及歌颂诗曲杂言三十多首。有前、后二序。历代都有大量的注疏本,仁智自见。(后世佛教徒谤吕祖参黄龙、张祖参佛书,请点击吕祖参黄龙可见。)
 
人物影响
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但在其身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派。
按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辗转授受至白玉蟾,渐壮大为以《悟真篇》为理论经典的重要内丹流派。称为“金丹南宗”,由于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与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后合而为一)。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也被尊为“南宗五祖”。
 
张伯端年轻时聪明好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云:“张伯端,天台人也。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历四方。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陆龙图公诜,镇益都,乃依以游蜀,遂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修炼功成,作《悟真篇》行于世。
 
尝有一僧,修戒定慧,自以为得最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顷刻辄到。一日,与紫阳相遇,雅志契合。紫阳曰:“禅师今日能与同游远方乎?”僧曰:“可也。”紫阳曰:“唯命是听。”僧曰:“愿同往杨州观琼花。”紫阳曰:“诺。”于是,紫阳与僧处一净室,相对瞑目趺坐,皆出神游。紫阳才至其地,僧已先至。绕花三匝,紫阳曰:“今日与禅师至此,各折一花为记。”僧与紫阳各折一花归。少顷,紫阳与僧欠伸而觉。紫阳云:“禅师琼花何在?”僧袖手皆空。紫阳于手中拈出琼花,与僧笑玩,紫阳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人者,亦间见矣。”紫阳遂与僧为莫逆之交。后弟子问紫阳曰:“彼禅师者,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紫阳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弟子曰:“唯。”
 
紫阳常云:“道家以命宗立教,故祥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祥言性而略言命。性命本不相离,道释本无二致。彼释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是为最上乘法,故号曰金仙。传大士诗云:‘六年雪岭为何因,只为调和气与神。一百刻中为一息,方知大道是全身。’钟离正阳亦云: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出凡龙。以此知,释迦性命兼修分晓。其定中出阴神,乃二乘坐禅之法,奈何其神属阴,宅舍难固,不免常用迁徙。一念差误,则透灵别壳异胎,安能成佛?是即我教第五等鬼仙也。其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入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舍而已。其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故神仙不取。释迦亦云:‘惟以佛乘得灭度,无有余乘。’又曰:‘世间无有二乘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尔。’释迦之不取二乘,即我教之不取鬼仙也。奈何人之根器、分量不同,所以释氏说‘三乘之法’;道家分‘五等仙’、三千六百旁门法也。钟离真人云:‘妙法三千六百门,学人各执一为根。岂知些子神仙诀,不在三千六百门。’此正释迦所谓‘惟一佛乘得灭度’之意也。”
 
张伯端坐累谪岭南兵籍后,由于官场无望,遂在“晚年浪迹云水(今广东乐昌县),访求大道”。治平年间(1064~1067年),适逢余杭陆介夫知桂州,得以“引置帐下,典机要”。熙宁二年(1069年),陆介夫改知成都,张伯端随同前往,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以夙志不回,初成愈格,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陆介夫死后,张伯端失去依托,遂“自成都归于故山”。回临海后,“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乃扬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山矣”。其后,张伯端再次出山,“转秦陇”。并遵陆介夫遗嘱,往荆南(今湖北江陵)得转运使马处厚资助,“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陕西紫阳县紫阳洞)修炼”。最后,张伯端回到临海隐居,往来于灯坛、盖竹、龙顾及天台的桐柏、赤城之间。
张伯端的出名,是因为其所著的《悟真篇》。《悟真篇》体现了张伯端炼养思想的总成,是南宗的代表著作。张伯端在书中力主内丹,“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主张按照万物化生的法则,反其道而修炼自己的精、气、神。书中还吸取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利用它来说明内丹的修炼方术,并加以深化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内丹学说的理论基础。


【地址】
悟真观位于紫阳县文笔山上,从紫阳阁走路到悟真观大约20分钟。

【门票】
免费


OVER
 
 
 
 ************************************************

问道陕西道观系列 (24)
【问道千年古道观】宝鸡长寿山道观
每天的欣喜!相伴长寿山厚德书院一起成长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旬阳洞儿碥太极观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旬阳灵崖寺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安康东药王庙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安康洞真观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安康香溪洞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紫阳仙人洞真人宫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紫阳文笔山悟真观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汉阴菩萨泉 
【一路向西,问道陕南】云游陕西西乡午子山午子观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宝鸡陈仓磻溪宫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宝鸡陈仓小蓬壶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宝鸡磨性山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华山玉泉院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华山西岳庙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华山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西安万寿八仙宫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户县祖庵镇重阳宫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户县祖庵镇成道宫活死人墓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周至楼观台宗圣宫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周至楼观台森林公园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周至古楼观说经台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宝鸡金台观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陇县龙门洞 
【一路向西,问道陕西】云游陕西周至集贤镇严家堡关帝庙 


云游浙江宫观系列(5)
实拍浙江黄岩广福宫一场法事

云游甘肃道观系列(3)
云游崆峒山

云游青海道观系列(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