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妙笔怎么生花(1):细节描写高效作文指导《考试失利后》

(2014-12-01 12:14:08)
标签:

转载

分类: 作文教学

                                                拿问题作文开刀,开刀剖析才深刻

        细节描写的作文实录在网上大为盛传,在初中阶段,记叙文是作文的主要训练体裁,如何能够写一篇好的记叙文,首先在于细节是否能够形象生动,还原情景,抓住读者内心。而学生最难做好的一点就是细节描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师越看越不会教,越看越不知道教什么的原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找出学生的问题,用学生的问题去教他们,这样的方式高效,亲民,有乐趣!

        所以,我这次准备拿好学生的问题作文开刀。在提前三天,我就和班里这位有点羞涩但又学习不错的好学生商量,我阐述了我的用意,她很快地答应了我。这样我就不怕在班级中或在这次讲评中打击了她。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自信心是写作时最重要的动机。然后,就形成了以下的课堂和材料:

       作文训练题目: 这次考试考砸了。我心里很不高兴。走出了教室,正好与小明撞个满怀,小明与我开了玩笑,我笑不出来,继续走自己的路,遇到学霸小红,小红鼓励了我,使我稍微缓和了心情,往三楼走去,远远地,班主任走过来了,我下意识地躲闪到一边,但还是被老师看到了,和我谈了一会儿话,我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很多。

    运用细节描写扩写上面的语段,不少于600字,加入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正面描写,设置合理生动的场景,着重表现人物情感变化过程,适当加入侧面描写及修辞。

    原文、问题和方法讲评及片段范文【原文黑字,讲评和范文是红字,紧随原文后面,而范文成段呈现,范文中保留的原文依然黑字】:

初三面临着繁多的任务和考试。这一次我靠得十分糟糕,我心里沉甸甸的,很久都没有缓过来,便一个人在校园里散心【心里沉重的细节不生动,不能让人亲身所感,可以描写自然环境进行烘托,或者写他人反衬,或者可以写内心独白】

【桌上赫然在目的分数,如同狂风卷涌着心潮。我明明努力了,可为什么换来的只是无奈和失落!班里的嬉闹声,同学的议论声,交杂相错,曾经的我也是嬉闹的一员,但如今我却想疏远他们,躲在自己的冷清的角落,愁云惨淡,纵使外面阳光明媚。】

【“……上来拿试卷!63分!”老师的眼睛明显不愿在试卷上停留片刻。“63分!她也能考63分!”是啊,我竟然会考如此低的分数!它如同千钧雷霆劈在我的心上。我尽力低着头,疾步领回了试卷,短短的几步路却似万里山路,坎坷艰难,旁边却是全班同学或惊异,或嘲笑地眼神直勾勾盯着我。】“慢放延长法”哪怕你写的细节只有半分钟,只要能够为表现人物、情感服务,都要想办法分成N个一秒来写。

【教室里同学们紧张地定坐在座位上,门外老师稳重而急促的脚步声渐渐清晰。我不禁手中捏了一把汗,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暴风骤雨。“这些题平时都讲过,为什么考试差点不及格?……”老师失望后的愤怒,让教室一片死寂。对我来说,那是最难熬的一节,教室笔尖摩擦纸张发出的沙沙声都像小刀冷冷划在我的心上。下课铃姗姗来迟,那平日欢快的铃声,也变成了沉重的警示。】

    1、聚焦特写显情法: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把这一瞬间给人的感觉放大。下课铃是课堂的一部分,多数同学对它的描写止于“铃声响起,终于挨到了下课。”如此好的角度就给浪费了,真是暴殄天物啊!如果突出对于铃声的描写,就能见解表现出人物情感。千万不要忽视对细微事物的感受呀!这叫聚焦特写间接显情。

【天气是北方独有的沉闷、灰暗,而那万里愁云惨淡,这便是我此刻最真实的心境。】

我边走边想,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低下头没有看路。【我边走边反思自己的失误,以致于忘了脚下的路。】前方的拐角处,突然出现了【闪出】一个身影,我来不及躲开便与他撞了个满怀,我一屁股摔倒在地上【删去,细节与表现情感无关】,抬头一看原来是小明。小明向我伸手拉我起来,对我开了个玩笑,【两个人撞到了一起,会说什么?你的心情?】我应了一声,勉强地上扬了嘴角【上扬嘴角:微笑。不如加个动词:挤出笑容】,接着和他道了别。

后来,我朝花园边上走去,寻着清静也能赏赏花。我慢慢走上前去,隐约看见有个人在长廊上看书,我加快了脚步,发现小红在复习笔记。小红一手拿笔不时在本上勾画,目光专注,嘴里轻轻念着内容,以致于许久才发现我站在旁边。【设置情景,见解地表现出小红学习好的特点!点赞!】她笑着向我问好,友好地邀请我坐在她旁边,我心里轻松了一些。我们谈了一些学习方面的内容,她告诉学习不仅要努力,还要有个好心态。我顿时明朗了一些,并由衷地敬佩她。【心情转变的过程如此简单?通过你的文字,没感到小红对你的心情起安慰作用。文字中也没感到你的心情有多好。该详却略!】

后来,我朝花园边上走去,寻着清静也能赏赏花。我慢慢走上前去,隐约看见有个人在长廊上看书,我加快了脚步,发现小红在复习笔记。小红一手拿笔不时在本上勾画,目光专注,嘴里轻轻念着内容,以致于许久才发现我站在旁边。“坐这儿吧”她那如月季绽开似的笑容吸引着我,“别垂头丧气的,我也有考不好的时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嘛……”。她那幽默的话和坚定的眼神轻轻抚去了我心上的尘埃。阳光透过心中的云隙照了进来。】

看了时间,小红说自己应该回家了便分开了。我随后回班拿书包。原本想通了些,又念到老师会如何对待我,我害怕被训斥,再一次感到难过。【场景无情被打破,支离破碎】

刚到三楼,远远地,我望见班主任走过来,那正是我最怕的。我毫不犹豫地转了身,跑下楼,谁知未到两步就听见班主任喊我的名字,我尴尬地转过头去说老师好。后来我被要求跟到她办公室谈话,我皱着眉垂着头一步一步挪过去,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到了办公室了,班主任意外地给我端了凳子让我坐在她对面,并说的更多的内容是对我的关怀和问候,我的心情大好。窗外虽是夕阳落半,光却分外美好,使人感到温暖。我便迎着那温暖的光走去。

【突然,班主任那熟悉的身影从远处愈加清晰,我努力地把身子斜靠向小红。“……,别躲了,来我办公室!”我心中落地的石头又一次被悬在空中。“这次考得不好对么?”她面容严肃,声音低沉说道,“你坐!”我忐忑地入座,早已等待好即将到来的批评。她在我的名次表上指指点点,那精准的成绩分析是班主任最擅长的。“老师”我唯唯诺诺地应道,“我这次有点失误,下次一定考好。”我带着祈求原谅的眼神望着她。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露出慈祥的微笑道“我对你很有信心啊!胜负兵家常事,重点在于查漏补缺,告诉自己再来一次……”她的话如同暖阳驱除早春的余寒;如同夏日的清风散去烈日的炎热,我的心中沉重的气息悄然散去,阳光驱走了阴霾,光亮了整个心怀!窗外虽是夕阳落半,光却分外美好,使人感到温暖。我便迎着那温暖的光走去。

“综合描写法”/“开放感官法”:同学们往往在描写一个对象中只用一种或两种,这样读者对你描写的对象的感觉不全面,形象就不具体。以上描写就综合运用了视觉、听觉/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如果加点心理描写,情景、形象就具体了。如何检验自己的描写好:读者能够根据你的文字将情景演出来!

 

“感受修辞法”:这一瞬间写的是自己听到老师的话时候的轻松温暖的心情,这段文字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对此感受进行了强化。如果仅仅写我心情轻松了起来,没有通过修辞去强化感受,细节就缺乏力量。

总结:

看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看线索:能够把四个情节贯穿起来,四个情节中都存在的要素就是心情的改变

看详略:小明最末,小红其次,老师最重要,故依次加大笔墨

看细节:人物细节、环境细节

看语言:书面表达,动词形容词运用,修辞运用。

 

修改后文章:

“……上来拿试卷!63分!”老师的眼睛明显不愿在试卷上停留片刻。“63分!她也能考63分!”是啊,我竟然会考如此低的分数!它如同千钧雷霆劈在我的心上。我尽力低着头,疾步领回了试卷,短短的几步路却似万里山路,坎坷艰难,旁边却是全班同学或惊异,或嘲笑地眼神直勾勾盯着我。终于,下课铃姗姗来迟,那平日欢快的铃声,也变成了沉重的警示。

我朝花园边上走去,寻着清静也能赏赏花。慢慢走上前去,隐约看见有个人在长廊上看书,我加快了脚步,发现小红在复习笔记。小红一手拿笔不时在本上勾画,目光专注,嘴里轻轻念着内容,以致于许久才发现我站在旁边。“坐这儿吧”她那如月季绽开似的笑容吸引着我,“别垂头丧气的,我也有考不好的时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嘛……”。她那幽默的话和坚定的眼神轻轻抚去了我心上的尘埃。阳光透过心中的云隙照了进来。

突然,班主任那熟悉的身影从远处愈加清晰,我努力地把身子斜靠向小红。“……,别躲了,来我办公室!”我心中落地的石头又一次被悬在空中。“这次考得不好对么?”她面容严肃,声音低沉说道,“你坐!”我忐忑地入座,早已等待好即将到来的批评。她在我的名次表上指指点点,那精准的成绩分析是班主任最擅长的。“老师”我唯唯诺诺地应道,“我这次有点失误,下次一定考好。”我带着祈求原谅的眼神望着她。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露出慈祥的微笑道“我对你很有信心啊!胜负兵家常事,重点在于查漏补缺,告诉自己再来一次……”她的话如同暖阳驱除早春的余寒;如同夏日的清风散去烈日的炎热,我的心中沉重的气息悄然散去,阳光驱走了阴霾,光亮了整个心怀!

是啊,考试失利,固然会经历伤痛和阴影,但我们都要对自己有“再来一次”的勇气!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窗外虽是夕阳落半,光却分外美好,使人感到温暖。我便迎着那温暖的光走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