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入厕习惯

(2014-11-03 14:59:26)
标签:

育儿

2014.11.3

教育

分类: 教研组-每周安全、业务学习

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入厕习惯

孩子们在幼儿园每天进行有十多个环节。这十多个生活环节分别是:进餐、睡眠、上课、盥洗、脱衣等。本次小结我只在进餐和盥洗这两个方面重点强调。

孩子们在幼儿园常规还不错,但是我们需要孩子们表现的更好,这是需要家长们和本班老师配合而成的。

我们在洗手入厕环节发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在本学期制定了目标和策略,我们希望家长们看到这篇小结后,按照以下目标和策略帮助我们在家进行指导,使您的孩子更快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入厕环节

入厕:孩子小便是没有问题(女孩小便后用卫生纸擦干),大便后我们正在培养孩子们自己擦小PP,孩子们在幼儿园大便后我们先让孩子自己擦,擦后检查是否干净,如不干净我们再擦一遍。

家长配合:希望家长在家也用同样的方法,在家让孩子们自己擦拭一遍,待完成家长检查,如不干净帮助孩子再擦一遍。  

幼儿的洗手环节,你关注了吗?

由于生活环节具有重复性、频繁性、单调性、简单性,使我们忽略了它的教育价值,而荒于对它的管理与经营。尤其到了大班,随着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提高,我们越发对一些生活小环节忽视了。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幼儿告诉我:“我的衣服袖子湿了。卫生间还有许多小朋友在玩水……”我们才跟随她进入洗手间,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关注。

一、走进幼儿,诠释幼儿的行为

通过有意的关注,我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幼儿的行为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

1.洗手时弄湿衣袖、洗手后未冲洗干净肥皂泡、只洗手指头……

2.便后、活动后未及时洗手,追求速度,草草洗手,手沾湿了就算洗好了……

3.用手堵水龙头,在水龙头下淋水,转动水龙头,在水里玩肥皂,洗擦手毛巾,甩湿手,拍湿手……

4.水龙头开得很大,擦肥皂时和洗好手后未关水龙头……

5.互相拥挤,争抢龙头和肥皂,随意喧哗。

根据分析和梳理,我对这些行为作出如下的解释:

1.幼儿洗手方法不当,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洗手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为了敷衍而洗手,未养成便后、手脏时要洗手的习惯。

3.用不同方式摆弄、操作各种物体是幼儿探知的需要,幼儿在与物的接触中获得知识、经验,这正是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所在。

4.节水的意识、方法、技能欠缺。

5.集体生活规则意识缺乏;自我意识较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