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网上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来说会终生受益。生活实践证明,一个不会生活的人,也就不会学习、不会工作。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却构成了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所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幼儿时期就进行培养,需要幼儿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倾注温情、付出心血。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
1、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已经上幼儿园了,应该懂得要有礼貌,见到老师、阿姨、同伴要主动打招呼。对上厕所、洗手、走路、上下楼梯、排队、游戏等都要遵守规则。大家都知道,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入厕问题:有些幼儿不能自己穿脱衣裤,入厕拥挤打闹;洗手弄湿衣服、玩水、不会正确地洗手;喝水问题:喝水存在应付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我就要求幼儿学会入厕的正确方法,集体入厕时不拥挤、不争抢,大便时会正确使用手纸。走路时不退着走,不奔跑。上下楼梯顺着小脚印走。喝水、吃点心时要知道排队。各种游戏活动要遵守游戏规则等。
2、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对着人咳嗽,洗手时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时不弄湿衣服,餐前、便后及进餐中入厕后必须洗手。
3、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牛奶饼干就着吃,一口饼干一口牛奶、不偏食、吃饭时不讲话、吃完后知道收拾自己的碗和勺子、插干净嘴巴等。
4、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睡眠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充足,才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睡前大小便、睡姿不要借助辅助物,不与同伴讲话,快速地入睡。
5、初步萌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形成“上课”意识。上课时,能在教师提醒下端正坐姿,不随意离开座位,并能将有意注意集中到教育活动中。能大胆回答问题,知道插话、抢话是不礼貌的行为。
6、逐渐适应集体生活环境,能和同伴共同游戏,友好相处,有玩具大家一起玩(不独占、不争抢、不拿回家),不乱动和拿别人的东西。爱护学具,尝试按教师要求使用学具,不随意损坏学具。
7、学会有礼貌地与周围人交往,会用礼貌用语表达问候、告别和道歉,平时能大胆回答成人的问话。有初步的“好、坏、对、错”的观念,有做好孩子的愿望,能遵守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规则,听大人的话,不任性。
8、有自我保护意识,初步了解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简单常识。
总之,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耍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教师反复耐心地指导与幼儿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练习,更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配合来实现。
西煤机厂幼儿园
2012.12.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