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和人体美【转】
(2012-10-23 13:56:59)
标签:
体育健美武术 |
分类: 体育 |
| 人体美是健、力、美三者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肌肉、骨骼的发育状况、机体的完善程度和人体外形美以及人的精神气质。 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人体美乃美中之美”。确实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太多,但创造万物的人体是最美的。不朽的传世之作“维纳斯”,是传说中的美神,由于她的形体集中表现了女性的柔美,一直为世人称颂;“掷铁饼者”、“大卫”等男性雕像一直为世人赞誉,是因为艺术家强烈地表现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这些作品之所以有这样强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是它们体现了人体美。 |
| |
在艺术家和人类学家及体育家的眼里,发达的肌肉和健壮的体魄是人体美的重要因素。 肌肉是运动器官,它们在神经支配下,在循环系统和其他系统密切配合下,起着保护、支持和运动作用。肌肉在人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全身肌肉约500余块,其重量约占体重的40%,而四肢肌肉约占肌肉总重量的80 %。因此,健美的形体和健壮的体魄,与发达的肌肉是相关的。有了发达的颈肌及胸锁乳突肌,能使人的颈部挺直有力,显得英武;发达的胸大肌(含胸小肌),使人的胸部变得坚实、健美;发达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使人的上肢线条鲜明、粗壮有力;发达的三角肌,由于它的前束、中束和后束对肩部的覆盖,使肩部变得宽阔起来,再加上发达的背阔肌,就会使人体呈现出美丽的“V”字形。它象征着雄健和战无不胜;有力的骶棘肌,是脊柱两侧的最长肌肉,它的发达,就能固定脊柱,使人的上体挺直,不至弓腰驼背;发达的腹肌能提高腹压,保护内脏,有利于缩小人的腰围,它的两束肌肉上可锻炼出6~8个垒块(奥林匹亚先生阿诺·施瓦辛格竟练出10个小垒块),显得十分健美,它与大腹便便、松肥臃肿形成鲜明的对照;发达的臀肌和有力的下肢(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能固定人的下肢,支持全身,构成健美的曲线。总之,发达而有弹性的肌肉是力量的源泉,是美的象征。 从事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都有利于健美体型,但健美操、举重、体操、技巧、拳击、田径、游泳、滑雪等项目,更能发挥全身肌肉的力量,对健美体型有良好的影响。 |
2.体形匀称,线条鲜明
| |
体形美是健美操锻炼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亭亭玉立”、“刚柔相济”、“富于曲线美”是形容女性美的常用语;而肌肉发达、体格雄伟、倒三角、大力神则是对健美男性的赞美。体形既是先天骨架的体现,又是后天锻炼的成果。 体形有不同分类,最近有人把美的体形分为力量型、肌肉发达型、体能型、适应型和姿态型五种。为了研究人体,我们认为,以脂肪所占的比例,以肌肉的发达程度,参照肩宽和臀围的比例作为划分体型条件比较适合,这样又可把人的体形分成胖型、运动型和瘦型三种。
知道了体型的分类,我们就可以通过健美操来改变自己的体型。身体肥胖者可以通过锻炼来减肥“削条子”,身体瘦弱者可以通过肌力训练使身体强壮起来。 |
| |
精神饱满其外在表现则应是皮肤美、姿态美、动作美,其内在表现是意志美。 (1)皮肤美:人体美的重要表征皮肤是健康的镜子,黑里透红或白里透红气色好的人,才有精神。相反,脸色发暗,精神疲惫的人,往往是身体衰弱、多愁善感的病人。红润光泽的肌肤与经常的锻炼、适当的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以及乐观的情绪等因素有关。我们应注意身体锻炼,以保护好皮肤。 (2)姿态美:姿态美是人们在长时间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惯的姿态定势,它主要受后天环境和个人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的影响。从简单的坐、立、行、走的动作中,即可看出一个人的基本身体姿态和风度。 优美的坐姿应该是抬头、挺胸、直腰、收腹,切忌含胸、弓背,因为这是造成脊柱弯曲、腰背疼痛、消化不良的病因之一。 优美的站姿应该是“三挺一睁”,即挺颈、挺胸、挺腿,两眼圆睁、目视前方。头颈躯干与脚在一条直线上,两臂自然下垂,切忌弓腰、挺腹。
优美的走姿,不是一摇三晃,也不是八字横行,更不是跛足行走,而应该保持身体正直,挺胸立腰,微收小腹,膝和足尖始终正对前方行进,两臂自然摆动,步伐稳健而均匀。 |
| |
形体美是人体美的主要内容之一,形体健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各部位体围的尺寸和相互之间的比例。 身高和体重的对应关系,反映一个人的形体健美程度,同时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程度。因为体重是作为评定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人的体重应当适中,过瘦、过轻可能是营养不良或机能失调;而过重则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易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那么什么是恰当体重的标准呢?多年来各国学者进行过不少研究,意见分歧很大。现在最常用、最简单的计算体重的方法是法国人类学家勃劳克提出的勃牢克指数法。即: 理想体重(千克)一身高(厘米)一100 假设一个人的身高为170厘米,其理想体重为170--100=70千克 这种测验没有考虑到性别、年龄以及体型等的重要因素,因此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前苏联契尔诺鲁慈基教授把体型分成单薄型、标准型和超常型三类,并确立了女子身高和体重的对应关系(表4—3)。 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一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0.5千克,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一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千克,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