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之美——摄影师告诉你什么事“散景”摄影

标签:
杂谈 |
http://img2.fengniao.com/product/66/344/cekBvnjOR9Ac.jpg
图一
Leica M6 TTL, 75mm/1.4 Summilux M, Fuji Sensia at E.I.
100
当然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要吹捧徕卡镜头的散景有多么的好,事实上,很多的镜头制造商也开始将此一镜头的特性加入设计时的考量,同理,不止是徕卡的镜头,有相当多的日本名制造厂所出的镜头一样有出色的散景,甚至他们也将散景列为设计镜头的考量之一,举个例子来说,相当受欢迎的Contax
645中型相机在美国的英文版的介绍说明书中,就将Bokeh列为他们的镜头其中之一的优点。
http://img2.fengniao.com/product/66/345/cePqau5ngqoT2.jpg
图二
Leica M6 TTL, 35mm/2.0 Summicron – M Pre-ASPH
Fuji Sensia at E.I. 100 光圈f/2.0,快门1/250
另外有些人会认为好的散景是应该容易出现在人像镜中,或长焦距的镜头如300mm/2.8,400mm/2.8,甚至是像600mm/4这样子的大炮镜头。
还有一种叫Enkan Bokeh,这是会产生环状的散景,或可称为环型散景,这种散景常可以在反射式的镜头中发现,美国人称他为Donunt状的散景,因为它与美国人嗜吃的甜甜圈的形状是一样的。一般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背景的光源所形成的近圆形光斑也是散景的一种,这种散景的产生与光圈叶片数目,和光圈的孔状是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这种因为光圈孔成近似圆形所产生的叫做Ten Bokeh,点状散景。
为了要拥有这种圆形的光圈孔,目前已有像Minolta TC-1这样的相机为例,它不是采取光圈叶片的方法,它采用不同大小的纯圆形孔径去设定光圈的大小,所以它的所有光圈孔形状都是圆形的。
http://img2.fengniao.com/product/66/346/cewYVGkZKzL.jpg
图四
Leica M6, 50mm/1.0 Noctilux – M
Kodak Tri-X rated at E.I. 400, 光圈1.0, 快门1/60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说,要光圈叶片越多越好以外,还有什么原因是会对好的散景有助益呢?常听人说要尽量使用大光圈,用大光圈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让失焦的区域背景松散模糊个够,不过这倒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有些镜头好散景不一定是出现在大光圈。像35mm/2 Summicron pre-ASPH就不是循著这种”公式”,它的好散景反而是出现在中间的光圈设定像f/5.6。
没错,好的散景是比较容易出现在长焦距的镜头上,可是我们在观察散景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长焦镜因前后景压缩后所造成的模糊美感与因长焦距镜头视角较小所擷取的局部背景的模糊感,有时候并不能说是真正美丽的散景。
例如望远变焦镜头的散景,有时比不上定焦镜的散景来得漂亮,又像400mm,500mm,600mm,这些镜头它们所拍摄下的影像都是很局部的,因为这些镜头拍摄时的视角极小,所以当你看到主体背后的散景时,你会因为它的背景相当的局部与单纯,而会觉得每一支长镜头的散景都是很好,所以要判断它们是否有很好的散景常因此而造成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