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识和物质--埃尔文.薛定谔

(2008-12-03 23:03:59)
标签:

杂谈

分类: 【那时我疯了】

客观性原则

首先,我们自己的身体组成了我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构建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第二,其他人的身体也是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

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其他人的身体也与意识领域相连,或可能就是意识领域的一部分。

虽然我绝对无法接近他人的意识领域(现代科技似乎已经可以做到--Cozy),但我毫无理由怀疑它们的存在。

因此,我愿意把它们也当作客观事物,当作构成我周围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此外,既然我自己和他人没有区别,相反地,在意图和目的上完全对称,我得出结论我自己也是构成我周围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我可谓把感觉到的自己放回到这个世界中去了

----以上一步步的错误推论造成了逻辑上灾难性的混乱。

 

此刻,允许我只谈论最明显的两个悖论。

这两个悖论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要想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世界图画,需以把自己置之画面之外为代价,使自己退回到扮演一个无关的旁观者。

 

第一个悖论是发现我们的世界是“无色,冰冷,无声”时的震惊。

(在摒弃了我们个人意识的世界中它们不复存在)

第二个是我们在寻求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的位置时一无所获。

 

一些读者可能还记得A.S.爱丁顿关于两个书桌的论证。

在物质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的投影图。(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个疑问:如果是熟悉,那么最初是如何构建的...从陌生到熟悉,熟悉前是以何为投影呢...这似乎依然是一个悖论,就像原因产生于它的原因

我肘部的影子依靠在影子桌子上,影子墨水在影子纸张上流淌...。坦率承认物理学与影子世界有关,是近期获得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意识用自身的材料构造了自然哲学家的客观外部世界。但除非使用把自己排除在外的简化方法-----从概念的制造中撤出,它将无法完成这个宏大的任务,因此客观世界并不包含它的缔造者。

"物理学...使我们面临着一个僵局-----意识自己无法演奏钢琴,意识自己无法移动手指"

 

"......"里的内容是薛定谔论证时,说他引用的邪灵顿爵士(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英国神经生理学家)《人与自然》一书中的论述。也许他读那本书的感受就像我现在读他这本书的心情一样吧】

这样的话我们是否不是我们行为的执行者?但我们仍觉得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酌情受到惩罚或赞扬。这是一个可怕的悖论。

我们习惯于认定有意识的个性局域于一个人的头脑----应该说是两眼中间一两英寸后的地方。根据不同情况,那里赐予我们理解,喜爱,温柔,怀疑或愤怒的表情。

我想眼睛是唯一一个我们没有认识到的具有完全接受特性的感官。相反我们更愿意认为视线来自眼睛内部,而不是光线来自外界。

【这段关于视觉器官的叙述,由于我的专业缘故,所以我格外关注...就也摘过来了。我的专业让我了解到神经生理(物理心理学),我感到到很满足和庆幸~~~--COZY】

 

(薛定谔真是又严谨又幽默,下面这个例子很生动,也很深刻--Cozy)

    现在让我们假定在特定情况下,

你最终观察到来自大脑的传出脉冲电流,通过长长的细胞突起传导至手臂的某些肌肉。

于是为了一次长时间、心碎的分离,手臂不情愿的颤抖着与你告别;同时你会发现脉冲电流束会引起某些腺体分泌,蒙上你悲伤的双眼。

但无论生理学发展到多么先进的水平,在这条从眼睛通过中枢神经传至臂膀肌肉和泪腺的路上,在任何地方你都看不到性格特征,看不到可怕的伤痛,看不到心中的担忧,虽然它们存在对你来说如此肯定。仿佛是你的亲身体验,而事实上你也确实体会到它们。

 

物理学的新发现已经推进了主观与客观的神秘分界线,并且告诉我们这根本不是一个明显的界限。它使我们明白对一个物体的观察永远不被自己本身的观察行为所修改,它同时也让我们理解,在改进观察方法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之后,主客观间的那种神秘界限已经被破坏。

 

 

算数悖论:意识的单一性

这里薛定谔提到了邪灵顿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趣的闪烁阈值频率实验。(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实验~--cozy)

见图:(图上传不上来。。。)

 

  而邪灵顿的悖论是,单一意识的形成看似以许多生命细胞或很多次大脑为基础,每一次大脑都很独特,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将它与次意识联系起来。

但我们知道次意识和多重一样是凶残的怪物...

意识总是处于“现在”。对意识来说没有曾经和将来,只有包括记忆和期望在内的现在。

 

   下面的考虑即使不能说荒谬,也显得有些怪异:

独自反应世界事物的沉思的意识只在和一个特殊的生物学设置相联系时才临时出现,而这个设置本身十分明显地在执行某种任务,以推进一定的生命形式,维持它们的存在,并支持它们的保存和繁殖。

那么我们可否把无人考虑过的这个世界成为世界呢?

    我们不要忘了:世界的式样反映在有知觉的意识中的说法只是一些早就熟悉的陈词,短语或比喻罢了...经验无法给我们除它本身以外事物的任何线索。

    如果一是不是一个能量系统,那么它怎么会受能量世界衰退的影响呢?它是否可以安然无恙的度过这场劫难?(能量世界的耗尽那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苦心经营意识的能量世界会让它消失吗?

 

   有时一名画家或一名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会勾画出一个不经伪装的次要人物----他们自己、我认为这似乎是对令人迷惑不解的意识的双重劫色最恰当的比喻。一方面意识是创作了整个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但在完成的作品中,他只是一个不重要的附属品,整个艺术效果不会因缺少它而受到影响。

    抛开这些比喻,我不得不宣布我们在这里面对着一个典型的悖论。

    我首先指出的是那些伦理学美学的价值观。科学世界不仅缺少这些,而且从纯粹科学的观点来看,它无法被有机的插入。

    因此任何被强加到这个世界中的观念,总以关于事实的科学论断的面貌出现,但它们和上面一样是错误的。

 

生命本身是宝贵的。

尊重生命”是A.施威哲(Albert Schweitzer 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似乎获奖在薛定谔完成这本书之后耶))

制定的基本道德戒律。自然对生命毫不尊重,仿佛它是世界上最没有价值的东西。它数以百万计的被制造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经常被迅速消灭或成为其它生命不是的猎物。这恰恰是造物主不断制作新生命形式的原因。施威哲认为“你不应受到折磨,不应忍受痛苦”。但自然却不知这个戒律,它的物种在无休止的争斗中互相折磨。

 

没有任何自然现象本身有优劣或者美丑之分

最痛苦的是我们的一切科学研究对世界整个剧目的意义和范畴的绝对缄默(翻译者这句话我没看明白)

。。。

我们看的越认真,它就越显得没有目的,越愚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