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场论(心理学理论)

(2011-04-18 21:24:41)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中
美籍德裔心理学家K.勒温1936年提出的一个心理学理论。他用拓扑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场、力、区域、边界、向量等)描述人在周围环境中的行为。他虽然借用拓扑学和物理学的概念,但赋予这些概念以新的心理学含义。他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间,认为个人活动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心理场。这个场内的全部情况决定着某一时间内的个人行为。心理场并不必然是物理场,生活空间所包括的是个人和个人感知到的他人和客体。物理环境中那些未被觉察的或在个人理解情境上不起作用的东西不属于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可以分解为以边界划分的不同区域。个人和环境是两个主要成分。行为(B)是个人(P)和环境(E)的函数,用公式表达即:B=f(P,E)。个人和环境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对个人来说有两个主要区域: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区又分为需要、认知结构等区域。边缘区提供输入输出通路。在一定时刻只有少数核心区区域参与当前的行为。
  感知到的环境即心理环境,也可分成一些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渗入性边界,具有不同的正负效价。正负效价表明这些区域是期望的目标还是应回避的障碍。某个区域的效价随个人发展和环境变化而有所不同。环境区域的效价、个人区域的需要与不同边界可渗入性程度相结合,产生向量力场。作为障碍的边界是约束力,来自需要张力和目标效价的力是驱力。在一定时刻向量的模式及其强度决定着个人的行为。(见图)   大椭圆代表生活空间,P代表个人,箭头代表向量,具有一定方向和强度(以长度表示)。向量表示个人有取得苹果的动机,苹果前+号代表正效价,阴影部分代表障碍,具有负效价(-)。
  勒温的场论本是一个普通心理学理论,后来应用到社会心理学问题上。他的团体动力学概念就是场论的应用。正如个人与其环境构成心理场一样,群体与其环境构成社会场。群体的特征在于其成员的动力相互依赖性。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个人区域与其他区域(群体成员)的关系。群体具有凝聚力和破坏力,破坏力来自于群体成员间妨害沟通的大障碍。群体就是一个力场,个人受欢迎或受排斥依赖于群体内各种效价的性质。
  一般认为,勒温企图用拓扑学改造心理学,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功,但是他把动机视为动力和张力系统,把动机与对象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很有意义的。(见拓扑心理学

http://a0.att.hudong.com/81/77/01300001164836130094772887482_s.jpg 

希格斯場圖

 

 

 

 

宇宙是场宇宙是数宇宙之大小决定于场,宇宙之兴衰取决于数宇宙物质场数是统一的。”“宇宙演变是物质的演变,物质的演变是组成物质的元素的演变,元素的演变是宇宙统一场数的聚裂兴衰。”“因此,宇宙元素聚裂兴衰相互转化的规律,就是宇宙自然界的根本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