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三毛图片集

(2011-06-22 15:15:2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三毛图片集作者:等待花开
 



http://book.qq.com/images/book/newbook/sanmao/sanmao.jpg


近代有两个“三毛”。
老的“三毛”是前辈漫画家张乐平在漫画

《三毛流浪记》里虚构的流浪儿。

“他”产生于1947年,在他的遭遇里浓缩了

那个时代的社会黑暗面与人性的光明面。


而后来的“三毛”,则是1976年崛起的台湾女作家

陈平的笔名。在她1991年1月自杀身亡之前,

已出书24册。她的一种浪漫、异国流浪、洒脱、

自在的形象,在台湾拥有极多的读者,而她本人也成了“名人”。

三毛传奇的一生,在她生前与死后,

都是许多人津津乐道或念念不忘的

有关她的生平,读者早从她的作品中,耳熟能详。

在她死后,出版界也出了不少她的传记,

足见她的魅力与影响历久不衰。


作为三毛的好友,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则以喜,

一则也不免有忧。喜的是那么多的人仍在关爱着她,

忧的是不少的传记文章,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查证、

访谈,其中有不少的谬误,恐将以讹传讹。
三毛自从以有趣的作品、精彩的演讲风靡大众,

掀起“三毛热”后,便已受了盛名之累,

不时遭受莫名的批评:轻者是将作品与真实混而为一,

据以指责三毛的言行或为人;重者,则连三毛的

作品都未读过,就以想像捏造事件、歪曲事实,无端诋毁。
对于这些不愉快的传言,三毛生前大都默默承受,

不置一辞;死后新增的流言,当然更无法辩驳了。
其实三毛只是个有才气、有真性情、

执著文学的平凡人而已。在世时,

她谦虚地在你我居住的巷弄里生活,

用热爱的文字,抒发她的心情、观察她的世界。
读者从她的作品里,获得了心灵的快乐、

感染了悲悯的情怀,随着文字或笑或哭,

随着情节颠倒着迷,这是文学给人的力量。

顶多,她就是多个“作家”的头衔罢了。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442.jpg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早晨七点钟,台湾台北

士林区荣民总医院医护早班查房,三毛不在病床,

医护人员查看房内浴厕,发现三毛的身子半悬在马桶上方,气绝身亡。
经医院方面报警,士林警察分局人员立即到场搜证,

并将三毛遗体抬到房间,报请检查官相验,

十时十分,检察官罗荣干与法医刘象缙到场相验时,

三毛身上穿的病患服血液已沉于四肢,

呈灰黑色,颈部勒痕相当深,显然于医护人员

发现以前,已死亡多时,法医推断

三毛吊颈时间是凌晨二时。

三毛没有留下遗书。
检察官为了解其死因,讯问荣总医护人员

三毛的父亲。医护人员说,三毛在前一天晚上

特别交代护士,她半夜不容易入睡,

希望医护人员没事不要去病房吵她。

检警人员是在相验三毛遗体时,

才发现报验单上的「陈平」就是作家三毛。
在深夜里,她醒来,那种声音还是如同潮夕

一般在她身畔起伏。而她要的不是这些,

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

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

〈三毛在唱片作品《回声》的前言〉
那天下午接近傍晚,广播、电视新闻,

铺天盖地所有的消息皆在探究她如何因病入院,

手术成功后却厌世自杀,得年四十八岁。

越接近晚间,台北盆地城市各处都有消沉孤独的灵魂,

低低啜泣。一位当年身历此事的女孩子回忆说:

“一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清楚地记得,我们一群女子

都赶回家里,其实是单身女子合租的公寓房子,

圣诞节刚过不久,客厅里有一个暂明暂灭的圣诞灯树

,我们熄了大灯,在圣诞树边上的餐桌点上一盏烛光,

播放三毛所写的专辑《回声》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466.jpg
在那个时代三毛那样的穿扮是一种时尚,

她那一头印第安女孩黑发中分扎麻花,

象征着对自由与爱的强烈渴望,对爱欲的渴望

与感性的想象。那是一个名牌消费与

超级名模还未到来的时代,那是一个对爱的欲望

远超过物质消费的时代!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487.jpg
三毛编剧了《滚滚红尘》,电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独有她没有获得“最佳编剧”,电影颁奖之后,

三毛孤独地在医院自杀,她的朋友刘侠于哀痛中指出,

三毛之死,并非学习的典范。
一场衣香鬓影、空前华丽的电影颁奖盛会过后

,三毛竟然孤单单的在医院自杀?

三毛生前曾以历经丧夫之痛,重新面对生命,

在台湾各处演讲,鼓舞了许许多多的年轻学子、

或者是对情感有困惑、或者是个人自认生命

价值处于边缘的人,有很大的支持力量。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495.jpg
影星林青霞、作家琼瑶对于三毛结束生命的抉择,

有着长期亲近三毛的友谊观点。

林青霞从认识三毛开始,就有一种直觉,

要多跟她在一起,多感受她的快乐。

在三毛过世前,三毛才从香港回来不久,

送了一套衣服给青霞,然后又将儿时她母亲送给她

伴随她一生的首饰和玩具交给青霞,要其代为保存,

理由是她将去欧洲长期旅行,事后看来,

三毛的交代是有所暗示的。

作家琼瑶与三毛成为好友有二十多年。

三毛的自杀,使琼瑶非常震惊、悲伤。

琼瑶常常在深夜倾听三毛诉说人生的无奈与痛苦,

很能理解三毛的孤独感。琼瑶认为,

三毛的自杀与其疾病无关,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

寂寞和绝望,写完《滚滚红尘》之后的三毛顿失寄托,

人生已无所追求了。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683.jpg

小的时候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686.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711.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2/1812788.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1/1809696.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471.jpg

在西班牙的 时候
西班牙的小白房子、毛驴、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那样粗犷,那样朴质,是她向往中的美丽乐园。

三毛在这样的意境里,遇到了她终生的所爱——

西班牙男孩荷西。在有一天的有一个公园里,

两人在一起闲坐,荷西对三毛说:「Echo,

你等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

六年一过,我要娶你。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480.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482.jpg

这张怎么样?呵呵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484.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489.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599.jpg

他们的婚姻,得到了荷西公司、同事的很多支持,

于是,他们用了一整个月的时间蜜月。三蜜月之后,

三毛开始过了孤独而忙乱的家庭主妇生活,荷西上班,

三毛把门一挡,眼泪流下来了。但生活要继续,

三毛便苦中作乐,使出各种厨房花样,把自己的家,

当作一个“中国饭店”来使。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601.jpg
三毛和荷西在沙漠居住了一年半后,他们热情善良,

慷慨大方,荷西成了邻居的电器修理匠、

木匠、泥水工;三毛则成了代书、护士、老师、

裁缝。和邻居当地居民互动一多,故事也就多了,

沙漠当中,少不了一些特殊的趣味插曲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603.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633.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647.jpg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656.jpg



“我的写作生活,如果不是我的丈夫荷西给我自由,

给我爱和信心,那么一本书都写不出来。
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

但是我还要说一句,‘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
就是这样直白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668.jpg

三毛和摄影师的合影
http://img1.qq.com/book/20050604/1820678.jpg



[转载]三毛图片集

三毛人不漂亮,却很有味道,在西方人的眼中,她是个美女





---图文转自网易。谨以此篇献给所有喜欢和热爱三毛的朋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