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长瑜

(2011-06-13 09:52:32)
标签:

中国名家名品

文化

分类: 名家书画展售

刘长瑜,原名周长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院旦角演员,江苏无锡人,1942年1月生于北京。丈夫白继云是中国青年京剧团副团长。

中文名: 刘长瑜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42年1月
职业: 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演员
毕业院校: 中国戏曲学校
主要成就: 梅兰芳金奖
代表作品: 《卖水》、《红灯记》、《红灯照》
  

编辑本段艺术经历

  1951年至1959年在中国戏曲学校学习京剧旦行表演艺术。曾随筱翠花(即于连泉)、华慧麟雪艳琴赵桐珊等名家学艺,1958年开始得到艺术大师荀慧生先生亲授,攻青衣花旦刀马旦,尤擅长花旦,学会《辛安驿》、《红楼二尤》等。1959年至1962年在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当演员并在戏校兼课。后又得到雪艳琴、李玉茹童芷苓俞振飞汉剧陈伯华豫剧陈素贞、姚淑芳、山西蒲州梆子王秀兰诸多艺术家的传艺指点。

编辑本段任职情况

  1962年后,任中国京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1994年组建中国青年京剧团,任名誉团长。 1962年后,任 中国京剧院演员,中国京剧院三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1994年组建中国青年京剧团,任名誉团长。 1996年2月当选中国京剧院常务副院长。1998年12月当选第五届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第四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现任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本段荣誉称号及获奖情况

  1979年被文化部评为”三八红旗手”,同年为建国三十周年演出《红灯照》获文化部 演出一等奖,1981年在《红楼二尤》中扮演尤三姐尤二姐、获文化部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1982年在电视戏曲艺术片《燕燕》中扮演燕燕,获首届电视金鹰像奖。1983年演出《春草闯堂》,扮演春草,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2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1993年1月16日荣膺“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金奖,从而成为新时期京剧“八大名旦”之首。在1994年举办的“梅兰芳金奖大赛”中获梅兰芳金奖。

编辑本段代表剧目

  《卖水》是刘长瑜的成名作,《春草闯堂》、《红灯记》、《红灯照》、《燕燕》、 玉树后庭花》等都是她的独创剧目,同时她善演的传统戏也很多,如:《红楼二尤》、《辛安驿》、《桃花村》、《四郎探母》等等。  《叶含嫣》、《坐楼杀惜》、《十三妹》、《秋江》、《桃花村》、《红灯照》等,在程式化的表演中透出生活化、性格化的活力。1983年她演出《红楼二尤》,前饰尤三姐,后饰尤二姐,不仅保留了荀派特色,而且在唱腔和表演中均融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她还演出《昆仑草》、《平原作战》、《红灯记》等现代戏,尤以《红灯记》饰演李铁梅的成就最突出。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她所塑造的不同时代、不同身 份,性格的人物形象,几乎没一个不是过目难忘的。她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造两方面都是很有造诣和贡献的。  刘长瑜的扮相俊美,嗓音清脆,吐字明快,表演真切,同时善于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刘长瑜不是解放后创造新形象最多的演员,但她是留在观众心中的新形象最多的艺术家。李铁梅、春草、梅香、燕燕、乐昌公主……甚至尤三姐、春兰这样的经典角色在她的重新创作下也更为鲜活起来。  就条件而言,刘长瑜是最有潜力和可能成为流派演员的,因为在她和其后的旦角演员中,脱胎于某一流派又与这个流派的母体有鲜明区别的,很少。

编辑本段活动年表

1950年到1990年间

  1957年10月26日,农历丁酉年九月初四日:中国京剧院慰问团赴花牛山地质队慰问演 出   受魏震山邀请,刘长瑜、刘秀荣马长礼领衔的中国京剧院慰问团到“花牛山”地址队慰问演出并合影。当天演出剧目有《白蛇传》、《玉堂春》、《打渔杀家》,魏震山表演《借东风》,深受观众好评。  1961年12月9日,农历辛丑年十一月初二日: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1961年赴上海演出   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在中国大戏院公演。主要演员有刘秀荣、钱浩梁谢锐青、刘长瑜、李长春、王梦云等。  1965年3月12日,农历乙巳年二月初十日:中国京剧院在沪首演《红灯记》  中国京剧院一团在人民大舞台公演《红灯记》。主要演员钱浩梁、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演出42场,观众11万多人次。  1984年,农历甲子年:1983年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揭晓,刘长瑜(中国京剧院)获奖  1984年6月3日,农历甲子年五月初四日:“全国著名中青年京剧演员交流汇演”举办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主办的“全国著名中青年京剧演员交流汇演”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举行,演员有张学津孙毓敏叶少兰尚长荣、刘长瑜、王梦云、李长春、李维康耿其昌及特邀演员艾世菊、夏永泉、刘异龙。“星期戏曲广播会”第40期作实况转播。  其中有北京的孙毓敏和上海昆剧演员刘异龙合演《荀灌娘·兄妹习箭》;《龙凤呈祥》中刘长瑜、李维康、孙毓敏三演孙尚香,反响强烈。  1990年10月,农历庚午年: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
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个人影集(20张)
  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大陆与台湾京剧演员首次同台合作。   参加者有大陆的杜近芳、李世济梅葆玖谭元寿、张春华、叶少兰、刘长瑜、景荣庆、吴钰璋、梅葆玥、王树芳、于魁智、张学津、孙毓敏、马长礼、俞大陆、张曼玲、马玉璋等(中国京剧院、天津京剧团、战友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共130人)和台湾的郭小庄、王海波及香港名票李尤婉云等,阵容硬整,剧目众多。  1990年12月20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初四日:北京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开幕  本年,全国许多省市举办了纪念活动。在此基础上,北京隆重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将历时一年多的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在为期24天的盛会期间,全国各地50个演出单位的近4000名演员,在北京演出了52台共166场京剧以及对京剧的孕育和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徽剧、汉剧、昆曲、秦腔等剧种的传统戏、新编古代戏和现代戏,总剧目共139个,其中大戏26个,折子戏或选场113个。演出节
  

 

目:京剧《四郎探母》(李维康,耿其昌,黄孝慈,于魁智,马小曼陈志清,于万增,赵葆秀,冯志孝,刘长瑜)  期间并举办振兴京剧学术研讨会,上海方面,陶雄、张丙昆、龚义江、侯硕平、马博敏、蔡世成、单跃进7篇论文入选.
 
 
     http://s1/middle/74d90600ga58e36d13ad0&690
                                    136x68   售价:协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