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980年,参加锡盟太仆寺乌兰牧骑。
1984年,调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
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呼麦结下不解之缘,进而达到以身相许的程度。拜蒙古国‘呼麦’巨匠、国际‘呼麦’学会副会长巴特尔·敖都苏荣为师学唱‘呼麦’,随即便踏上了推广‘呼麦’之路。
2001年,随团赴德国参加《亚太地区中国艺术周》,在合唱节目中担任呼麦领唱,受到国外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2001年11月,在北京参加第四届亚洲艺术节,在《生命的呼唤》合唱节目中担任呼麦领唱,轰动了北京音乐界。这些年来,他在艺术团所参加的国内、外各种演出中担任独唱、领唱、重唱等重要角色。并在区内、外各类声乐比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2002年,呼格吉勒图被蒙古国国际呼麦协会评为呼麦专业演员,由此成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麦传承人。在电视剧《诺敏河》、电影《嘎达梅林》中用呼麦演唱方法演唱了主题曲。同年10月,在韩国釜山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呼格吉勒图担任呼麦领唱的重任,席卷大赛三项金奖,为国争光。
2003年11月,呼格吉勒图被内蒙古自治区给以“文艺创新青年带头人”声誉称呼。
http://ww4/large/74d8f733jw1enjpogdf7hj20ah0fvdjd.jpg
2006年呼麦协会成立时,他被推举为会长。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他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钻研,摸索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呼麦演唱艺术。他的呼麦演唱技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演唱音域更加宽广,表现能力更加丰富。呼格吉勒图以自己的实力和功底自然成为内蒙古呼麦队伍的“头雁”。
2007年,呼格吉勒图荣获内蒙古“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2008年,呼格吉勒图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呼格吉勒图的第1张呼麦专辑《天籁之音》出版了。专辑遴选了《天驹》、《成吉思汗颂》等代表性优秀曲目,这也在他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2009年,呼格吉勒图率呼麦组合“蔚蓝之声”赴乌兰巴托参加了国际呼麦研讨会和呼麦大赛,并且获得了三等奖。同时,他本人还获得了蒙古国政府特别授予的“为文化艺术发展和传承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称号。
呼格吉勒图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他要在草原上带出一支演唱、传承呼麦的队伍。他自2002年办班以来,所教学生达500人之多。阿拉善盟歌舞团的金山、四子王旗乌兰牧骑的斯琴巴特尔、民航文工团的斯琴都是通过跟他学习呼麦而走进专业文艺团体的。
在传承蒙古族呼麦的过程中,呼格吉勒图建议把蓝调和摇滚乐等现代元素融入到呼麦中,事实上,流行元素和传统元素的适当融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国内有条件的音乐院校还可以设立呼麦专业,引导学生更加系统的学习呼麦。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这样,传承呼麦的力量才会更大。呼格吉勒图是从锡林郭勒大草原走出的,他把自己培养呼麦人才的目标又锁定在大草原。他说,大草原是培养呼麦人才的摇篮!
首款草原音乐专属App ! !!
搜索“聆听草原”客户端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来聆听专属的草原音乐吧~~~
安卓二维码:
http://ww4/large/74d8f733jw1enjpp176ouj20m80m8wi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