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堪称乱世,在短短的38年里,军阀混战,外寇入侵,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各种思想、各类思潮极度活跃,新旧并存、中西交汇,多种文化的交互影响,使婚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既有写在红纸上注明祖宗三代及媒人的奏折形旧式龙凤帖,也有只填写结婚人和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姓名的奖状式新式结婚证书――此处仅举民国前、中、后期各一例,以见婚书格式之变化:
①、龙凤帖⑥(1928)
“龙凤帖”一般是四折六面,封面有“龙凤呈祥”或“鸾凤和鸣”、“天赐良缘”等。
第一页为吉祥颂辞:
伏 以
天作之合 伉俪成礼
乾坤定矣 宜室宜家
第二页为结婚当事人籍贯地址:
今 有
×××男
文定百年之好
×××女
谨具年庚于后
第三页为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乾指男、坤指女):
乾造:×× ×× ×× ××
坤造:×× ×× ×× ××
第四页为结婚日期及媒证姓名:
媒证 ×××
×××
谨 择
中华民国十七年某月某日文定大吉
② 婚 书(1938)
××× 年××岁 民国×年×月×日×时生
系××省××县人 与
××× 年××岁 民国×年×月×日×时生
系××省××县人 于
中华民国××年×月×日在×处举行结婚
男 曾祖父×× 祖父×× 父××
方 曾祖母×× 祖母×× 母××
女 曾祖父×× 祖父×× 父××
方 曾祖母×× 祖母×× 母××
结婚人 ××× ×××
证婚人 ××× ×××
介绍人 ××× ×××
主婚人 ××× ×××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北京特别市公署社会局印行
③结婚证书(1948)
××× ××省××县人 ××岁
民国××年×月×日×时生
××× ××省××县人 ××岁
民国××年×月×日×时生
由×××、×××先生介绍双方同意结为夫妇于
中华民国××年×月×日×时在××处举行结婚典礼
恭请
×××、×××先生证婚
结婚人 ××× ×××
证婚人 ××× ×××
介绍人 ××× ×××
主婚人 ××× ×××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月×日
http://s14/middle/74d7fc39g9d7c3ff7adda&690
图4、民国婚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