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老师要怎样备好一堂音乐课
(2025-07-17 11:50:55)01事业心与责任心
我们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经常听到老师说学生的音乐基础太差,初高中的音乐课程有脱节,学生对音乐课忽视,缺乏参与的兴趣。诸如此类的抱怨反映了我们音乐教师缺乏自我反思。那怎样做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想,首先要求老师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把心思用到教学中来,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对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要想上好一节音乐课老师要付出许多,在课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要认真对待备课这个环节。
02 备好一堂音乐课的几个环节
(一)搜寻资料
想让一堂课有魅力、有深度、有人文内涵,课前搜索资料很重要。教材上虽有一些资料,但学生因为对书上的内容一目了然,或者过于简明扼要而没有认知和兴趣。所以,教师最好要找一些书上没有的,却又很有必要的资料作为补充。一般来说教师先确定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再搜索,当然也有在搜索中才发现的有意义的资料。搜索时,教师可以先找教参,如果不能满足,再上网搜索。还有些资料要靠平时的积累,并非需要时想找就都能找到。
(二)明确重点
这个重点与难点并非针对整节课,而是针对每一个环节。导入的重点是什么?聆听的重点是什么?拓展延伸的重点是什么?比如,导入这一环节,重点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明确这一点才能判断出所搜索的资料中哪些有用,哪些可以不用。有用资料中又要分清主次,重点介绍什么,不重要的如何一带而过。再比如,欣赏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学生“充耳不闻”。如何避免学生“充耳不闻”呢?那就需要老师根据聆听重点设置题目,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还有,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班级,教师要设计相应的选择题,避免学生有音乐感觉但无法表达的冷场。
(三)完善细节
首先估算一下各环节所需的大概时间。如果超出,再看看哪个环节时间可以减少。每一个细节的设计是否合教学理念。比如,导入环节是否真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某个环节是否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虽然一节课并不一定要将新的理念全部融入,但是能做到的我们要尽可能去做到。为了避免学生不配合,设计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多考虑各种可能性。教学语言的设计与修剪。这个环节应该包括教学内容的陈诉语言组织以及如何饱含激情的演讲处理以及教学环节之间的串联语句设计,还有教师范唱的练习、教学姿态的练习等等。
(四)课后反思
虽然我们在先前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课后反思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总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如果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记录下来,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更趋完善。
一堂完美的课需要一份完美的教案,一份完美的教案需要一个老师的不断推敲。
前一篇:新版音乐教材的创新性体现
后一篇:2025年0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