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

(2025-07-16 15:58:20)
【教学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下册
【教学对象】 三年级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课《顽皮的小杜鹃》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活泼天真、充满童趣的奥地利民歌。旋律轻快简洁,歌词生动有趣,描绘出小杜鹃顽皮可爱的生动形象。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四四拍子。情绪欢快活泼,略带俏皮,歌曲中贯穿的“咕咕”声,短促轻巧,富有弹性,模拟出小杜鹃动听的歌声,增加了歌曲的童趣。
【学情分析】
根据湘教版的音乐课程安排,我校三年级学生孩子们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素养知识,学习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歌曲,在风格迥异的歌曲中感受到了音符的魅力。并且结合了柯尔文手势,建立了较好的音高概念。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体会与表现快乐的情绪。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演唱顿音记号。
3.学会演唱歌曲中,控制好力度,演唱好弱起小节。
【教学重点】
学会用明亮、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山》,并能掌握顿音记号、准确演唱弱起小节。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弱起小节,并控制好力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
1、情境导入:跟随老师的琴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
2、对比聆听两段不同风格、不同速度的钢琴曲片段,学会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从音乐要素出发,结合三年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对比两段不同速度的钢琴片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律动,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学习,了解音乐要素
(一)聆听
1.完整初听,感受歌曲带来的心情,感受歌曲的速度。
2.二次聆听第一段,听歌词内容,认识歌曲中的小杜鹃。
3.三次聆听第一段,观察歌谱,发现杜鹃“咕咕”的声音被藏起来了。
4.音乐游戏,结合捉迷藏的动作,双手蒙住眼睛。聆听第一段,当听到“咕咕声”时,探出小脑袋。
(二)按节奏朗读歌词
1.同学扮演小杜鹃,朗读“咕咕”,其余歌词由老师来负责。
2.互换角色,老师扮演小杜鹃读“咕咕”,同学朗读其他部分的歌词。
3.结合响板,加强朗读歌词的节奏感,解决弱起节奏衔接的问题。
(三)学唱歌曲
1.师弹唱旋律,学生边看歌谱边听发现了“咕咕”音符被隐藏。以接龙形式准确演唱5 3 两个音符,并且掌握好顿音记号、弱起小节。
2.代入歌词,师生接龙演唱,生生配合接龙演唱。
3.由学生自己发现难点在弱起小节、最后两个乐句的音准问题。
4.听范唱自学第二段歌词。
5.用一级音量跟钢琴伴奏演唱第二段。
6.跟伴奏演唱第二段。
(设计意图:音乐是具有弥漫性的听觉艺术,本环节从音乐学科特点出发,从把握音乐要素出发,让孩子在聆听中听辨歌曲速度情绪,在反复、对比聆听中识唱顿音记号,借助“节奏方框图”、“听辨音符”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歌曲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同时为唱好歌曲做好铺垫。)
三、拓展、改编歌词
师:同学们,森林里还有其他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和我们一起表演唱,我想先采访一位女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编创环节,回归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培养音乐编创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
四、总结
孩子们,不同音乐的速度、歌词、旋律、力度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些都是音乐要素的作用。希望大家回家后,可以从速度、歌词等方面,再想想加上你喜欢小动物如何把歌曲创编的更好听更有趣,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