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销售3P模型:产品(Product)、流程(Process)、人(People)
(2011-08-16 07:46:00)
标签:
杂谈 |
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公司销售的飞跃。以前在外企的时候,考虑的事情不是太多,因为本来外企有着很多年的积累,产品的研发以及品牌的打造都非常成熟,销售需要做的事情都是一些程式化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点像毛细血管或者神经末梢,并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不是全部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早上去昌平公司的路上,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准备以后在公司里推行。姑且就叫“市场销售3P模型”吧。
产品(Product):公司需要很好的产品,不断的创新,推陈出新。这个是根本,如果产品不好,销售得再好也是短期的,不可能持续成长。当然,好的产品并不见得是质量最好的产品。这里讲究的是性价比最高。这个就像是竞争理论里面讲的,要么质量领先,但是别忘了,质量领先还要贴近市场需求,要不就成为“先烈”了。这里不是说一切听客户,当然也要“创造客户需求”,但是“过犹不及”。另外一种是“成本领先”,成本永远是新创公司的主旋律,因为,前期没有太多的资金进行研发的投入,就只能在成本优势方面进行投入。
流程(Process):这个外企做的很好,但是,创业型公司并不能照搬照抄。公司前期的流程,其实就是公司的制度。其实,每个公司有有着流程。对流程的控制并不是外企的特色。公司的流程是员工们遵守的一套约定俗成的办事方式和行为准则。用流程来管理公司,可以消除公司面临的很多风险,比如人员的变动、资金的流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动等等。流程的目的应该是要提高组织效率和降低企业风险的。
人(People):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来做,因此,人是最重要的,所以放在最后,压轴。人永远是一个最重要而且又最难处理好的问题。消除个人对公司的影响与最大可能性的发挥员工的能力,常常是一对矛盾。坚持公司人员之间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人往往都是“不患寡,患不均”。因此,在进行员工激励时,一定要谨慎和小心,不能以管理者的心情来做决定。这里也体现了,要用流程或者制度来激励员工,而不是管理者的喜好。另外一个问题是随时了解员工的心理,这个就像是对产品进行市场反馈调查一样,需要随时掌握员工的心理状况,他们关心什么,他们看重什么,有什么事情在困扰他们,要像关心客户一样关心自己的员工。“爱兵如子”这是每本兵书上都有的。其实对于员工的管理就参考古代名将们的带兵方法就好了。还有,给员工希望,非常重要,一个企业管理的好,预期的发展很好,这些往往比工资重要。
关于这个模型,要说的实在是太多了。留待以后慢慢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