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第四卷的《孔子见客》
(2021-08-13 15:41:34)
一天,孔子接见客人,客人离开了。
颜回问孔子:“这个客人仁义吗?”
孔子说:“恨是在心里,口却长在头上,此人是否仁义,我就不知道了,仅仅是这一会说了很多话罢了。”
颜回非常吃惊,都变了脸色,他说:“好的玉石如果有一尺那么长,就是盖上十仞厚的土吗,也不能掩其光芒;好的珍珠如果有一寸的直径,就是百仞深的水,也不能掩盖它的光辉。
外形是身体的表象,神色是心理的表象,其中的间隔很薄的呀。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温良,一定会表现在眉宇之间;若是心里有问题,眉宇之间是藏不住的。《诗经》上说:“钟鼓在宫中演奏,声音在外面也听得到。”
虚伪狡诈不可能长久,空虚之处不可能坚守,腐朽的木头不可用来雕刻,感情没有了也就无法相处了。
《诗经》上说:“钟鼓在宫中演奏,声音在外面也听得到。”说的就是心里所思必然会在外表上反应出来呀。
原文如下:
孔子见客,客去。
颜渊曰:“客、仁也。”
孔子曰:“恨兮其心,颡(sng)兮其口,仁则吾不知也,言之所聚也。”
颜渊蹴(cù)然变色。曰:“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莹。夫形、体也,色、心也,闵闵乎其薄也。苟有温良在中,则眉睫着之矣;疵瑕在中,则眉睫不能匿之。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伪诈不可长,空虚不可守,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诗曰:“
钟鼓于宫,声闻于外。”言有中者必能见外也。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